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兩起校園貸巨額詐騙案調查:以創業的名義行騙
2017-04-12 15:28: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鏈條

  馬艷飛用不到一年時間就搭建了財富體系。『馬艷飛是分期公司刷單的老板』,傳言往往需經三至四層介紹人之口,纔能到達最底層的受害者耳中。

  山西工商學院大四學生趙雲龍(化名)距離金字塔頂已相當近,和馬艷飛間只隔一人。

  2015年4月,他的捨友聶某在寢室裡說,認識了一位有錢人,叫馬艷飛,做著很多項生意,可以帶大家賺錢。

  賺錢的一種方式,是用身份證、銀行卡、手機號碼等信息,在分期消費平臺上購買手機。手機交給馬艷飛,他會償還全部貸款,並給予一定的好處費。

  聶某以兄弟情面哀求捨友,並一再希望介紹更多人一起『賺錢』。大部分捨友接受了,趙雲龍一口氣在8家平臺為馬艷飛分期購買了苹果手機。

  騙局起步非常完美。捨友中有的介紹本校同學,有的尋找太原其他高校的朋友,還有人通過老鄉延伸到山西運城、忻州的高校。跨城市的騙局從這間宿捨蔓延開來。

  與此同時,900多公裡以外的武漢,『人人分期』的校園代理鄭禹,也忙著搭建依附於分期平臺的『創業』團隊。

  他的商業模式是,從『人人分期』平臺上,利用學生身份分期購買苹果手機,轉賣給手機店,供社會上的消費者分期購買。

  韓曉(化名)是武漢傳媒學院學生,也是鄭禹團隊中最核心的成員。據她介紹,團隊的核心成員有10人。

  鄭禹邀請她加入時,將利潤來源說得清清楚楚:學生分期購買手機的月息約為50元至70元,但是『社會上的人』分期購買同樣的手機,每月要交178元。他們賺的正是這100多元的差價。

  錢讓這兩個年輕人的計劃滾雪球式壯大。

  趙雲龍承認,辦一部手機,馬艷飛給他600元好處費,他把其中300元分給兩位下線,每位下線再抽出點錢,分給最底層的學生。許寧警官說,大部分學生都受此利誘。

  類似手法在校園分期網貸詐騙中屢見不鮮。長春那起涉及12個省份的重大詐騙案中,學生每獲取朋友的身份信息完成一單貸款,就能拿到500~1000元的獎勵,特別『優秀』的介紹人甚至得到轎車。

  『這就像是傳銷模式進了大學!』許寧直言。

  和傳銷相似,校園分期詐騙極度看重『人頭』。馬艷飛案中的絕大多數介紹人,都是從最底層被發展起來,再以此為核心,開展新一輪幾何擴張。

  鄭禹案的一名受害者記得,韓曉那時見到朋友就會提到這事。有的學生一再推脫,甚至刻意躲著韓曉。但是到最後,他們抵不住『人情綁架』。

  信任和友情展現了力量。武漢鐵路職院的一名學生還記得,加入之前心慌得不行。可看到小小的簽單場地擠滿了熟人,懷疑立刻就消失了。

  很多底層學生一分錢好處都沒拿到。他們免費幫拉人頭,出於朋友間的『仗義』。

  包裝自己也是增強信任的重要一環。比馬艷飛低了兩個年級的夏英凱(化名)對馬的印象很好,『每天早出晚歸,黑黑瘦瘦的,看著就老實』。

  夏英凱曾聽學校創業孵化園區的指導老師對馬艷飛說,『好好乾,將來我們多推薦些學生去你公司實習』。

  馬艷飛還曾派『專職司機』將夏英凱載到所謂的公司考察。司機不停誇贊『馬老板年輕有為』,『還給我交五險一金』。

  『公司』開在一間公寓裡,坐著七八名員工,一人一臺電腦。營業執照顯示,馬艷飛名下的山西正鑫坤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7月30日,注冊資本300萬元,經營范圍從電子產品到日用百貨、洗滌用品共16種。

  執照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打消學生的疑慮。

  許寧說,目前的偵查結果顯示,馬艷飛手下所有介紹人都被其蒙蔽了。

  發財夢破滅時,趙雲龍名下有兩萬多元分期欠款,還幫下線墊了7000多元。窟窿是他之後一年打工纔填上的。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