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
2017-03-31 15:48:48 來源:中國政府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三、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1.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最大限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探索相對集中的行政許可權模式,建立綜合統一的行政審批機構。完善『一口受理』服務模式,推進行政審批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建設,實施行政審批目錄化管理。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精簡投資項目准入階段的相關手續,探索建立『多評合一、統一評審』的新模式。簡化整合投資項目報建手續,探索實行先建後驗的管理模式。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探索實行『多證合一』模式,積極推動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和使用電子營業執照。將由政府部門承擔的資產評估、鑒定、諮詢等職能逐步交由法律、會計、信用等專業服務機構承擔。開展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緊扣創新發展需求,發揮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的引領作用,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構建便民利民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探索支橕創新發展的知識產權運行機制,推動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體制機制。探索建立自貿試驗區跨部門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完善糾紛調解、援助、仲裁工作機制。

  2.完善市場監管機制。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審批向注重事中事後監管轉變,完善信息網絡平臺,提高行政透明度,實現跨部門協同管理。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推動各部門間依法履職信息的聯通和共享。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建立集中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網上執法辦案系統。選擇重點敏感產業,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建立與開放市場環境相匹配的產業預警體系,及時發布產業預警信息。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和社會監督舉報機制,探索試行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和賠償制度。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配合商務部開展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建立部門協同監管機制,統籌多元化監管力量,整合監管信息,打造事前誠信承諾、事中評估分類、事後聯動獎懲的全鏈條信用監管體系。

  3.提高行政服務效能。河南省依法向自貿試驗區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完善行政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建立健全清單動態管理機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實體政務大廳向網上辦事大廳延伸,打造政務服務『一張網』,對企業和群眾辦事實行『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推動稅收服務創新,包括一窗國地辦稅、一廳自助辦理、培訓輔導點單、繳納方式多元、業務自主預約、稅銀信息互動、稅收遵從合作、創新網上服務等舉措。建立自貿試驗區綜合統計調查、監測分析制度。建立完善深化改革量化指標體系,加快形成更有吸引力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二)擴大投資領域開放。

  4.提昇利用外資水平。對外商投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著力構建與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相適應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外領域的外商投資項目(國務院規定對國內投資項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和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實行備案制,由自貿試驗區負責辦理。進一步減少或取消外商投資准入限制,提高開放度和透明度,做好對外開放的壓力測試和風險測試。積極有效引進境外資金、先進技術和高端人纔,提昇利用外資綜合質量。大力引進國際組織和機構、金融總部、區域性總部入駐自貿試驗區。外商在自貿試驗區內投資適用《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探索強化外商投資實際控制人管理,建立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和外商投資信息公示平臺,充分發揮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作用,提昇外商投資全周期監管的科學性、規范性和透明度。完善投資者權益保障機制,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自由轉移其投資收益。

  5.構建對外投資合作服務平臺。改革境外投資管理方式,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企業『走出去』的窗口和綜合服務平臺。對一般境外投資項目和設立企業實行備案制,屬省級管理權限的,由自貿試驗區負責備案管理。確立企業對外投資主體地位,支持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直接投資。完善『走出去』政策促進、服務保障和風險防控體系。加強與港澳在項目對接、投資拓展、信息交流、人纔培訓等方面交流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境外投資事後管理和服務,完善境外資產和人員安全風險預警和應急保障體系。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