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財經要聞  >  經濟民生
搜 索
青島樓市限購加碼:認房又認貸 下證滿2年方可交易
2017-03-31 14:43:37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價一漲不可收』

  如此密集的限購政策的出臺,在近幾年青島房地產歷史上應該算是第二次。此前,從2011年1月31日到2015年9月1日,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內,青島也經歷過一次漫長的限購過程,有效地控制住了房價。

  2011年1月30日,青島出臺住房限購令12條,次日起正式開始實施限購政策,主要內容是限制第二套或第三套商品住宅的購買;2013年3月青島"國五條"落地,確保房價漲幅低於收入增幅;2014年7月31日,青島國土和房屋管理局宣布黃島、城陽區全面放開限購,市內三區、嶗山區144平方米以上新房、二手房放開限購,自2014年8月1日施行;2015年9月1日,青島宣布全面放開限購政策,市民在青島主城區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購買房屋將不再受到限購政策的影響。

  『限購前青島的房價漲得可厲害了,我當時在薛家島石雀灘片區看房子,均價都在一萬以上。限購一段時間後,價格明顯降下來了,2013年9月,我在該片區的官廳前海園小區買了一套99平方米的房子,成交價僅每平方米7950元。』青島市黃島區市民王璐介紹,在此後兩年多的時間內,該小區房屋的價格增長非常緩慢,一直到2016年下半年,突然間有很多房屋中介不斷打來電話詢問她是否賣房。此後房價一漲而不可收,到『3·15限購』之前,該小區房價已經超過每平方米13000元,而且幾乎沒有房源。

  供應不足加劇恐慌性購房

  記者查詢房天下統計的最近3年來青島房價走勢圖看到,2014年8月1日青島開始放開限購,二手房市場的價格比較平穩,並沒有出現明顯上漲的勢頭,一直持續到2015年下半年。然而,從2016年開年後,便出現了三波明顯的增長,尤其是從7月份開始房價增幅迅速加大。解除限購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青島的房價都非常平穩,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青島房價突然間快速上漲呢?

  業內人士指出,『地王』間接帶動了周邊房價上漲,形成所謂的『誘漲效應』,成為導致青島房價快速上漲的原因之一。2016年7月20日上午,青島市北區宜昌路16號地塊結束網上競拍,21家開發商足足搶了367輪,這塊地最終賣出了12520元/㎡的高價,總價近10個億,成為市北區新地王。2016年9月19日,備受關注的青島高新區河東路以北、華東路以東、規劃東23號線以南101.5畝純住宅用地進行網上拍賣,起拍總價約1.89億元。經過550輪競價,融創以樓面地價6852元/平方米搶下地塊,成交總金額8.35億元,溢價率341.49%。

  『面粉』漲價,『面包』肯定跟著漲價,這是購房者的普遍看法。業內人士認為,地王的出現確實會對周邊房價有明顯的刺激作用。開發商高價拿地後,後續開發建設會持續進行,這有利於帶動周邊消費、經濟發展。為了將來賣個好價錢,開發商對周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也會有所投入,因此會對整個區域內居住環境等形成一定的外部溢出效應。

  青島樓市分析師張則濤認為,青島各區最大癥結在於供應量嚴重不足。數據顯示,青島除了市南區豪宅產品去化較慢,其他各區的普通住宅和別墅去化周期都在8個月或8個月以下,李滄區和高新區甚至低到三四個月,由於簽約滯後,實際情況更為嚴重,供應不足會加劇恐慌性購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潘旭業)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