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英語課不同,李明坦言,盡管性教育課不計入考試,但這節課甚至會帶給她更多的滿足感。主要來自學生與其互動的增多以及對她講課的肯定因為沒有考試壓力,她會有意識地在性教育課上讓學生參與,通過清江喜劇的方式來調動課堂氣氛,而一些文化課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被意外滴發掘出表演天賦。
更讓她欣慰的是,課後學生會主動跟他交流一些性知識,這讓她有種被信任的感覺。
可回到家中,面對同樣上小學的兒子,李明卻陷入糾結。
這個在課堂上對月經遺精侃侃而談的老師,卻不敢對兒子講授課堂內容。
她怕孩子被孤立。
『我的孩子在公立學校,他們沒有專門的性教育課,如果我對孩子講了太多這方面的知識,他會想和同學交流,但同學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就有唄排擠的危險,我不敢冒險。』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教材深陷出版以來最大的輿論風波,但也讓公眾對其關注度大大增加,且好評不斷。
在豆瓣上搜索《珍愛生命》,評分一度達到了9.7(最高標准為10),這在一向給人『嚴格、挑剔』印象的豆瓣評分中十分罕見。與此同時,評論下方,網友幾乎一邊倒地留言點贊,甚至網店也一度出現斷貨。
兒童性教育該如何開展?
在初期的質疑引爆對教材的關注度後,徐寶淑注意到,無論是她所關注的教育類公號還是身邊的朋友,都對盡早對兒童開展性教育表示贊同。
已經在14所打工子弟學校開設了性教育課的韓雪梅並不滿足,她更大的訴求,是希望有一天大多數公立學校也能開展專門的性教育課程。
教育部所發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是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編寫該教材的主要依據。 2011年,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也明確提出『把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
針對兒童性教育,雖然綱要提出了相關要求,但執行現狀堪懮,有輿論直指『在落實層面上,性教育一直缺乏實質進展』。
兒童性教育該如何開展?對此,國內性領域研究專家李銀河表示,開展兒童性教育需要三要素,即書本、教師、學時。《珍愛生命》得到了國內權威專家的普遍認可,但在大多數小學,卻缺乏專業的教學老師以及相應的學時。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也把關注點放在學校,他指出,開展兒童性教育需要建立完整的學科建設體系,具體何時開展、每個階段教授什麼內容,這都需要科學論證,而論證的依據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社會文化、學校實際情況來定。
更被人忽視的,則是家庭對性教育的重要性。長期『羞於談性、恥於談性』的禁錮,讓孩子很難從父母口中了解人體結構和生理衛生方面的知識,『跟孩子相比,不少家長也需要補上性教育這一課。』苗穎說。
除了繼續在打工子弟學校推廣性教育課外,希希學園今年則把一部分工作重心,轉向了社區。韓雪梅想從社區的孩子突破,通過定期舉辦講座的方式,讓孩子接觸了解性知識,也讓家長在親自體驗中慢慢改觀。
只有三個工作人員,主要通過向社會籌款的方式募資,從2015年成立以來,韓雪梅坦言,希希學園如何順利運轉也是擺在她面前的難題。
可令她稍感安慰的是,在教材遭受質疑後,與其合作的14所學校的性教育課並沒有受到任何乾擾,甚至收獲了不少支持。
』有爭議說明關注的人多,有更多的人關注就會引起重視,讓公眾了解盡早開展性教育的重要性。『
這讓她看到了希望。
(為保護受訪人,文中小學生名字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