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北京醫改終結掛號費診療費 設立醫事服務費
2017-03-23 09:51:49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福利門診患者醫療費用總體將平穩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參與改革的醫療機構達3600多所。其中包括北京行政區域內政府、事業單位及國有企業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以及軍隊和武警部隊在京醫療機構均參加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同時,政府購買服務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的社會辦醫療機構,可自願申請參與本次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並執行各項改革政策。

  事實上,本次改革全面落地之前,北京市在這一領域已通過試點總結了大量經驗。北京市自2012年下半年起,以友誼醫院、朝陽醫院、同仁醫院、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5家公立三級醫院為首批試點;延慶、密雲兩區6家區屬二級醫院相繼加入,開展了醫藥分開改革。通過取消臨床用藥15%的政策性加成,取消掛號費和床位費,並根據出診醫生層級、門診號源稀缺程度等,設立『醫事服務費』,共同探索『醫藥分開』綜合改革路徑。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研發現,5家試點醫院的醫療費用增幅明顯下降。北京市衛計委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5年,北京地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為8.5%,其中全市三級醫院醫療費用增幅為8.93%,22家市屬醫院的醫療費用增幅為7.46%,5家醫藥分開試點醫院的增幅,僅為5.19%。

  對患者而言,因為每個患者在就診疾病、治療方案、治療周期上的差異,受改革影響不一,不同患者的費用有昇有降。但看病就醫的整體費用中,藥費下降,醫保支付向優質診療服務傾斜,個人負擔近4年來總體保持穩定,無明顯增長。

  『一系列數據表明,醫藥分開改革能夠有效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北京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醫療費用應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醫保基金穩定運行和公眾承受能力相協調,維護患者的基本醫療選擇權和負擔水平。

  北京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素芳表示,經測算,改革後全市醫療費用總量上基本平衡,患者費用負擔總體沒有增加。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采購,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

  通過衛生部門對405個病種的靜態測算顯示,改革後,門診患者次均費用平均降幅為5.11%,住院患者例均費用平均漲幅為2.53%。短期看,不同患者費用有昇有降,不太均衡,但從長期看,通過醫療服務的調整和規范,最終是讓百姓受益。

  『但是總體不增加,不意味每一個都是如此。就患者個體而言,由於每位患者在就診疾病、治療方案、治療周期等方面存在個性差異,費用會有不同影響。比如以藥物治療或者CT、核磁檢查患者費用一般會下降,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的患者診療費就會有一定增加。』李素芳解釋。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