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瞭望 :如何將『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推向縱深?
2017-03-07 13:40:47 來源:瞭望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2016年多項改革綜合施力,已呈現出對改革深層次脈絡的把握:

  在經濟生態領域,改革抓住阻力大、利益調整難的硬骨頭持續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平穩起步,改革支橕發展的動力作用逐步顯現;

  在民主法治領域,改革保持著政治定力和改革韌性,穩慎、主動破解體制機制障礙;

  在司法領域,以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職業保障、推動省以下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為基礎的司法管理體制改革,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認罪認罰從寬、司法公開為重點的訴訟制度改革,以立案登記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增設巡回法庭為代表的的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等關鍵性改革順利推出;

  在文化領域,改革把牢方向,堅定文化自信,推進制度創新,強化督察落實,重點改革支橕作用日益凸顯,釋放了文化創新發展的強勁勢能;

  在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謀劃改革,瞄准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聚焦民生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推出一批重點改革舉措,辦成了一些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難事,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則突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形成黨的組織制度、乾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齊頭並進、互相支橕的良好態勢,黨的建設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同時,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出發,與全面從嚴治黨、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結合,重點改革舉措取得突破,中央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

  在國防和軍隊領域,建立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實現了軍隊組織架構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在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

  可以看到,改革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愈發清晰。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個著力點,無不回應了人民期盼,展現了黨中央通過深化改革、加強制度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和務實行動。

  例如,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一批標志性、支柱性改革舉措。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在提前完成本屆政府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三分之一目標的基礎上,去年又取消165項國務院部門及其指定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清理規范192項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20項職業資格許可認定事項。在今年,『放管服』改革還將持續加力,著力打通『最後一公裡』,堅決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讓企業和群眾更多感受到改革成效。

   2017年,改革將緊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向中心聚焦、向深處發力。在今年『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一個必須牽住的『牛鼻子』。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表面看是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往深裡看則是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為發展培育新動力、增創新優勢。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記者龐興雷攝

   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做出部署,2017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萬噸以上。同時,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今年將加強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將合理增加住宅用地,規范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並將再完成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繼續發展公租房,因地制宜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讓更多住房困難家庭告別棚戶區,讓廣大人民群眾在住有所居中創造新生活;將擴大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范圍,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千方百計使結構性減稅力度和效應進一步顯現;針對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問題,將精准加力補短板,加快提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創新發展、資源環境等支橕能力。今年將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完成易地扶貧搬遷340萬人。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30%以上。並將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嚴肅查處假脫貧、『被脫貧』、數字脫貧,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這是政府自身的一場深刻革命,要繼續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披荊斬棘向前推進。』

   ——政府工作報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全面深化改革、落實新發展理念是相通的,其核心是體制機制創新,最終目標是形成經濟增長新機制,從而進一步把發展『蛋糕』做大,為促進公平正義夯實基礎。同時,通過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短期和長期、減法和加法、供給和需求四大關系,進一步分好『蛋糕』,為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黨中央率先垂范下,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算大賬、總賬、長遠賬,抓住重點,堅決地破、堅決地改,一步一步往前推、一層一層往下落。關鍵之年,發展的速度之變、結構優化、動力轉化,與改革的時序、節奏緊密咬合。新動力的積聚、新舊增長動力的切換,正在深刻改變著中國發展的路徑。這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握的『大局』。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7全國兩會

【兩會動新聞】2017年全國兩會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