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金觀平: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2024-03-16 14:17:19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方法論,體現了深刻的問題導向和現實觀照,也是求實效、謀長遠的必然要求。

  得益於科技創新『先手棋』的布局與推進,這幾年,我國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業快速崛起,一批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孕育,新質生產力在支橕我國高質量發展方面的表現引人矚目。『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定為今年政府工作首項任務,多個省份也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重點工作,提出了各自的發展規劃,相關領域的競爭勢必日趨激烈。越是此時,越要保持冷靜理性,打好『預防針』,高度警惕『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哄而散』。

  發展新質生產力,突破口與主攻方向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無論哪一個賽道,涵蓋的都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資金投入大、時間周期長,產業技術和產品更新迭代快,要想有所突破,絕非一夕之功。倘若忽視產業發展規律,盲目跟風追熱,什麼熱門就乾什麼,不顧實際地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只會欲速則不達,導致新的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等問題,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觀一域也要知全局。各地要清晰把握自身在區域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總體布局中的定位,放眼長遠去思考、去謀劃、去推進。眼下,某些城市出臺文件,將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高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5G通信與新一代物聯網、集成電路、產業互聯網等一股腦地都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以生產要素機械性、同質化堆疊來培育產業集群,反映出的正是在全局觀上的欠缺。

  一哄而上,帶來的不僅是部分項目『爛尾』造成的資源浪費,還會導致優質資源分散錯配,抬高人工、原材料等產業生產要素價格,形成主體分散和布局分散等行業亂象。我們在這方面是有過教訓的,當引以為鑒。在鞏固和增強經濟回昇向好態勢的重要階段,更不能犯方向性錯誤,貽誤發展時機。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乘勢而上、善作善成。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各地要把握好穩中求進的時、度、效,強化頂層設計,統籌布局規劃,加強分類指導,持續提昇具體執行政策和措施的針對性、准確性,確保人員、資金等生產要素有效集中到關鍵領域、重點方向,纔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昇我國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就不僅僅具有方法論的意義,更是對政績觀一以貫之的要求。擺脫一哄而上的浮躁心態和短期行為,實事求是、真抓實乾,保持定力、久久為功,讓紮紮實實推動高質量發展、踏踏實實進行現代化建設成為主旋律。 (作者:金觀平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江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