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王東周仕興
日前,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以下簡稱『報告會』)在南寧舉行。通過為期兩天的報告會,與會專家、老師及教練員對學校體育和體教融合進行了深入討論。
報告會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2年,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教師由43萬人增加到70萬人;學校體育運動場(館)面積達標比例由51%提高到94.1%;體育器械配備達標學校比例由52%提高到97.3%,進一步增強了支橕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基礎能力。同時,辦學條件得到改善。
數據顯示,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總體提昇,優良率由2016年的26.5%提高到2021年的38.5%。
報告會共組織了121場大會報告和學術交流。針對青少年和學校體育領域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舉辦了『體育精神與中華現代文明』『學校體育學術研究動態與成果轉化』兩個大會論壇以及3個分別聚焦『體教融合』『健康第一』『五育並舉』主題的平行論壇。與會者深入探討青少年健康和學校體育領域的熱點問題,引導全社會更加重視學校體育,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要把體育精神的培育作為學校體育落實立德樹人的重點任務。』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於發友認為,在關注體育運動提高學生體質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
『從最近5年的體育研究熱詞可以看出,學校體育研究從早期比較宏觀的研究轉向現在以人為本的行動實踐,研究領域越發落在人纔培養上。』武漢體育學院期刊社社長萬曉紅認為,這是新修訂的體育法把青少年和學校體育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後帶來的可喜變化。
縱觀報告會入選論文,不難發現研究論文緊跟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改革的熱點,比如,『雙減』背景下學校體育課和課外體育的有機整合,體育課程思政的路徑策略,核心素養視域下體育課程改革、體育人纔培養等。
『這些研究聚焦體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體現了一線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反思意識的增強,也體現了學校體育科研人員將科研成果應用於教學實踐的目標導向。』中國教科院體衛藝研究所所長吳鍵說。
『本次報告會湧現出一批體教融合交叉性的高質量研究成果,極大拓寬了體教融合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展現了新時代體教融合發展新面貌。』全國高校體育教指委副主任張瑞林說。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教授毛振明切身感受到,『參會的研究者越來越年輕』。他分析,學校教師學歷提昇,越來越多基層中小學教師參與進來,這也表明,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體育科研水平正在不斷提高。
全國中小學體育教指委副主任鍾秉樞認為,報告論文成果將推動學校對體育進一步重視,讓更多體育教師把上課和研究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光明日報南寧11月9日電)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