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6月28日電(記者 王錦濤) 26日至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氣象局在甘肅省張掖市聯合組織召開全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現場會。記者在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已形成世界上規模最大、體系最全、效果最好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量,在服務農業生產、支持防災減災、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森林草原防滅火等方面成效顯著。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有各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飛機56架,各地建設人工影響天氣地面作業站點約1.7萬個,其中標准化固定作業點6235個。
據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逐步健全,基礎業務能力大幅提昇,科技創新和人纔支橕能力不斷增強,關鍵技術裝備逐步實現自主可控,安全監管體系逐步健全,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昇,成效顯著。各地圍繞重要農事季節和作物需水關鍵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雪)和防雹作業;在應對乾旱、異常高溫、森林草原火險等自然災害過程中,全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生態修復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已覆蓋三江源、祁連山等近3/4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丹江口水庫等近一半的大中型水庫。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山西方案』2023/03/10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