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提昇中華文明的傳播效能(新論)
2023-06-28 08:50:55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當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不斷改寫信息傳播格局,『融媒』『全媒』『智媒』快速迭代昇級。現實世界與虛擬空間深度關聯,產品形態、用戶分發、產業模式等發生全方位變革,推動媒介業態形成『數智化』趨勢,為提昇中華文明的國際傳播效能提供了新途徑、打開了新空間。

  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建設系統性數字資源矩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應在學理層面,梳理中華文明的內涵、范疇、價值,為確立中華文明數字資源分類提供學理基礎。同時,還要夯實文化領域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即在數據采集、分發和傳輸標准一體化基礎上,對傳統文化檔案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與集成。在實操維度,積極運用新一代數字技術在數字空間搭建知識融合體系,為建設系統性數字資源矩陣奠定基礎。

  運用視聽內容生態,助力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從數字資源搭建到視聽內容實踐,是實現中華文明的傳播從抽象到具體、從固態到活化轉換與落地的過程。將『文化』隱於『敘事』,將蘊涵民族精神與文化特性的內容體現為生動鮮活的數字視聽產品,更能跨越國界、語言的藩籬,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具體而言,利用新一代數字技術創作形態多樣的視聽文本,讓中華文明以數字具身等形式,在虛擬世界中實現數字孿生,全鏈路開發中華文明IP,將有助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以平臺協同和跨屏傳播鏈接用戶,拓展傳播渠道和途徑。在萬物皆媒、虛實同構的傳播語境下,融會貫通不同傳播主體、不同傳播方式,實現資源跨國配置、產品跨屏傳播、價值跨界創造。合理運用智能算法等技術,精准把握用戶高黏性、深社交、強互動的特點,匹配用戶視聽消費的差異化需求。尤其是要洞悉各國青年群體的媒介使用習慣和內容選擇偏好,研究他們在視聽文本、敘事形態、審美旨趣方面的特點,進行視聽內容在地化、具身化、個性化的精准分發,纔能有效地增強中華文明的國際影響力。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需要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用好『數智化』視聽手段,為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插上數字翅膀,將不斷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讓中華文明更好地被全球認知、認可與認同。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