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結合實際、揚長避短,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此後,青海的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闊。如今,行走在高原大地,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繁榮發展的長卷正徐徐展開。『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深入人心,青海各族乾部群眾正在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6月25日至7月29日,青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35天的全清潔能源供電,這是青海第6次開展全清潔能源供電實踐。活動期間,清潔能源發電量99.8億千瓦時,相當於減少燃煤453.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16.1萬噸,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方共贏。
如今的三江源頭,牧民用上清潔能源,過上清潔生活。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每年的供暖期長達11個月,取暖是當地群眾生活的頭等大事。從2017年開始,國家電網對瑪多縣及邊遠牧區進行電網改造,確保穩定的清潔能源直供黃河源頭腹地,並在瑪多縣打造北方首個清潔取暖示范縣工程。
『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後,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有些人還在家中開了小作坊,用電縫紉機進行藏服、藏毯制作,這一切都離不開清潔能源。』國網瑪多縣供電公司負責人叢海鵬說,瑪多縣清潔取暖推廣實施以來,累計用電2.87億千瓦時,累計節省燃煤11.48萬噸,減少粉塵7.81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8.61萬噸、二氧化硫0.86萬噸、氮氧化物0.43萬噸,有效促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區減排,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綠色發展帶來的生態紅利,正滋潤著青海人民群眾的小康生活。
海東市互助縣班彥老村地處六盤山連片特困區,2016年,依山而建的班彥老村搬進交通方便的現代化新村,光伏扶貧項目正是班彥村搬出大山後首先謀劃的產業。
如今,從高處俯矙班彥新村,一排排整齊的房子屋頂上,藍色光伏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每年分紅2500元,能領20年!』班彥村村民呂志偉說起自家屋頂上的光伏板,笑得合不攏嘴。
從荒蕪的山頭到居民的屋頂,一塊塊光伏板『吸光生金』。目前,青海已建成覆蓋39個縣市區、總容量73.36萬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
綠色,同樣貫穿青海的農牧業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農牧業生產著力打好『高原牌』『有機牌』『綠色牌』『富硒牌』,綠色有機特色不斷凸顯,綠色有機農牧業發展正邁向新的臺階。
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光伏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生態光伏園,在一個個光伏板的庇護下,園區內平均風速降低41.2%,20厘米深度土壤增濕32%,牧草得以恢復生長,園區邀請周邊村民進入光伏園養起『光伏羊』,昔日的荒灘搖身一變成為牧場,園區裡現在有近兩萬只羊。
享受青海綠色發展成果的,還有棲居於此的野生動物。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打開『青海生態之窗』,隨著鏡頭逐步拉近,能夠清晰觀察到:黑頸鶴翩翩起舞、藏羚羊結隊遷徙、藏野驢悠閑覓食、野?牛肆意奔跑……
『野生動物是生態環境的風向標,野生動物多了,證明生態環境好了。』多年從事野生動物攝影的葛玉修感嘆,這些年,青海的天更藍,水更綠,以前光禿禿的山現在綠樹成蔭,以前蹲守好幾天都拍不到的野生動物,現在頻頻出現在鏡頭裡,這一切都是青海生態越來越好的表現。
『在新的征程上,我們將始終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不斷推進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就,建設綠色發展、生態友好、創新開放、文明和諧、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的現代化新青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說。
(本報記者 萬瑪加 王雯靜)
- 港星遇襲被砍三刀急送醫 砍完發現砍錯了2022/09/03
- 今天是20220222正月二十二星期二 具體怎麼回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