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題:跨省就醫直接結算呈現『加速度』——專訪國家醫保局醫保事業管理中心負責人隆學文
新華社記者彭韻佳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實現全國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
跨省就醫直接結算關系著每一名參保群眾。當前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進展如何?醫保異地報銷服務如何提昇?新華社記者就此專訪了國家醫保局醫保事業管理中心負責人隆學文。
加速跨省就醫直接結算減少『跑腿墊資』
『推進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是完善醫保制度、解決群眾突出關切的重要惠民舉措。』隆學文說,國家醫保局成立專項工作組,對住院費用、門診費用跨省就醫結算『兩手抓』,為參保人員減輕就醫負擔。
目前,住院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省份、所有統籌地區、各類參保人員和主要外出人員。在此基礎上,國家醫保局繼續擴大聯網定點醫療機構范圍,推進跨區域協同業務。
在門診費用方面,2021年初新增15個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省份後,穩步擴大覆蓋范圍,年底所有統籌地區可以提供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覆蓋了12.83萬家定點醫藥機構。截至目前,門診費用累計結算人次已經突破1000萬。
為減少群眾『跑腿墊資』,國家醫保局多次簡化備案材料、規范備案流程、優化備案渠道,相繼推出個人承諾制、代親屬辦理等服務,鼓勵參保地探索開展『免證明材料、免經辦審核、即時開通、即時享受』的自助備案服務,實現異地就醫線上備案『跨省通辦』。
截至2021年底,所有統籌地區已開通國家統一的線上備案服務,其中17個省份的90個統籌地區開通『即時辦理、即時享受』自助備案服務。
群眾異地就醫需求高加速啃下『硬骨頭』
讓群眾在異地他鄉『能看病』『看好病』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初衷,國家醫保局為此開展了諸多探索。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民群眾更高水平的醫療需求,廣大參保人員異地就醫訴求不斷提高。
但鑒於各地醫保報銷政策、保障范圍和水平仍有差異,全國范圍內的住院、門診直接結算工作無法『一蹴而就』。備案流程不夠清晰、材料申辦手續繁雜、結算存在『待遇差』、標准認定不統一等難點與堵點仍有待解決。
其中,門診慢特病費用異地結算這塊『硬骨頭』尤其『難啃』。
隆學文介紹,門診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就醫頻次高、時效性強、報銷比例相對較高,同時各地門診慢特病在病種數量、認定標准、待遇標准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異。
『再難也不能繞道走。』隆學文說,國家醫保局從涉及人群多、地方普遍開展的門診慢特病入手,統一病種名稱、病種編碼和結算規則,推動區域試點走向全國試點。
截至2021年底,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啟動統籌地區試點,作為參保地和就醫地,雙向開通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5種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
『這只是第一步。』隆學文說,接下來要指導各試點地區加快信息系統改造,擴大門診慢特病相關治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范圍。
著力破解『異地』難題方便群眾就醫
『一筆直接結算需要經過國家、省、市等多級醫保經辦機構和醫療機構,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直接結算。』隆學文說,為進一步方便群眾就醫,國家醫保局將不斷完善異地就醫結算政策,在制度體系、管理標准等方面精准發力:
——分類推進住院、門診費用結算『跨省通辦』。
『有些參保人的門診費用暫時還不能實現異地就醫結算,我們正探索線上渠道,將相關票據和信息從就醫地傳回參保地,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隆學文說,同時還將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探索跨省異地就醫醫療費用手工報銷線上辦理。
——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制度體系。
隆學文介紹,國家醫保局將繼續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保障政策;落實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改革異地就醫備案管理制度等。
——推進醫療保障制度管理標准化、規范化。
『針對跨省結算政策分散、管理服務地區差異性大的問題,我們將出臺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辦法。』隆學文說,進一步統一住院、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規則和流程,並在2022年底前基本實現全國醫保用藥范圍的統一。
此外,國家醫保局還將繼續完善全國醫保信息平臺建設,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和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的培訓,加大宣傳異地就醫結算政策。
- 行政拘留5日!嫩江一臺球廳在疫情防控期間違規經營2021/12/13
- 新春收獲季 鮮菜俏四方2022/02/24
- 曝大S再婚嫁韓國初戀 男方是前酷龍成員具俊曄2022/03/08
- 北京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20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