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心手相牽,共築雪域高原中國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西藏發展紀實
2021-08-18 20:48: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

  西藏昌都市芒康縣鹽井中學學生在上化學課(2019年6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

  習近平總書記關注西藏教育文化事業,諄諄教誨催奮進——

  『希望同學們胸懷大志,報效祖國,為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作出自己的貢獻。』2011年7月,習近平同志來到西藏大學親切看望師生,勉勵同學們立志紮根西藏,踴躍到農牧區去,到祖國和西藏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煉意志、增長纔乾,建功立業、報效祖國。

  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又通過向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致賀信,給在首鋼醫院實習的西藏大學醫學院學生回信等多種形式,關心推動西藏教育事業發展。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眼西藏長遠發展,強調『要培養更多理工農醫等緊缺人纔,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和未來市場需求辦好職業教育,科學設置學科,提高層次和水平,培養更多專業技能型實用人纔』。

  在西藏日喀則市上海實驗學校,來自上海市曹陽二中附屬學校的美術老師高群斌在教初二的學生繪畫技法(2017年8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西藏是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此次西藏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步行察看八廓街風貌,走進特色商品店,詢問旅游文創產業發展、藏文化傳承保護等情況,關心布達拉宮保護管理,同各族乾部群眾共同觀看民族文藝演出,對西藏文化保護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西藏教育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建立起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的現代教育體系。目前有各級各類學校3195所,在校學生近89萬人,義務教育鞏固率95.03%,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西藏傳統文化、非遺保護不斷煥發時代光彩,藏戲、格薩爾、藏醫藥浴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習近平總書記關愛西藏乾部,深情關愛暖人心——

  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都對西藏乾部的生活表示深切關心。此次西藏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殷切叮囑重視乾部職工健康保障工作,解決好乾部職工的後顧之懮。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鼓勵下,西藏廣大黨員乾部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為西藏的繁榮發展矢志艱苦奮斗。

  『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高原人民不會忘記,為了西藏的發展,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援藏乾部傳承『老西藏精神』,前赴後繼奔赴雪域高原,譜寫出催人奮進的援藏精神贊歌,讓雪域高原不斷煥發新時代榮光。

  習近平總書記關懷西藏宗教事務,促進宗教和順——

  坐落於拉薩西郊根培烏孜山南麓的哲蚌寺是藏傳佛教著名寺廟。7月22日下午,當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措欽大殿廣場時,法號齊鳴。

  在寺裡,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眾僧人專注傾聽:『宗教的發展規律在於「和」。任何宗教的生存發展,都必須同所在社會相適應,這是世界宗教發展傳播的普遍規律。藏傳佛教的發展,要有利於人民生活改善,有利於社會穩定。宗教要和順、社會要和諧、民族要和睦。希望藏傳佛教沿著正確發展方向,我相信這條道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哲蚌寺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江白拉桑激動地說,哲蚌寺建寺605年來,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第一次到此考察,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哲蚌寺的關心和對藏傳佛教的關懷。

  推動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既是促進西藏長治久安的一個重點,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的工作。

  2015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的拜見時,希望班禪要積極開展教義闡釋,弘揚藏傳佛教教義中的揚善抑惡、平等寬容、扶貧濟苦等積極思想。在2016年4月22日至23日舉行的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推動下,新時代的西藏,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愛國宗教人士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宗教信仰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宗教事務管理規范有序,各種宗教、各個教派都得到尊重和保護,宗教和睦和順。

  習近平總書記心系西藏民族團結工作,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鳥矙拉薩八廓街(無人機照片,2019年8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普布紮西攝

  環繞大昭寺的八廓街,是西藏著名的旅游商業街。這裡店鋪林立,游人如織。

  走進八廓街,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千年八廓街,是我們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裡交流交往交融,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裡其樂融融。』

  八廓街如一個縮影,映照的是西藏民族團結的大局。

  作為我國重要的邊疆民族地區,西藏生活著藏、漢、回、珞巴、門巴等40餘個民族。

  習近平總書記把民族團結工作放在了西藏全局工作的特殊位置,強調:『56個民族是石榴籽,中華民族是整體的石榴』;『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為著眼點和著力點』;『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

  以地方立法形式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每年9月定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讓民族團結教育走進各級各類學校課堂,大力表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個人……如今,西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交往交流交融開新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凝聚起共同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

  西藏地區生產總值由1951年的1.29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902.74億元;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8元,比上年增長1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6元,比上年增長10%……

  雄風浩蕩藏萬卷,磅礡大氣獨凜然。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

  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西藏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光輝引領,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各族人民堅信,未來的生活必將更加幸福美好,西藏的明天必將更加燦爛輝煌!(參與記者:李鍵、王澤昊、范思翔)

  這是拉薩至那曲高等級公路上的一段(無人機照片,1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普布紮西攝

首頁  上一頁  [3]  [4]  [5]  [6]  [7] 

責任編輯:焦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