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在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藏野驢(無人機照片,2019年12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孫非攝
青山遠黛,近水如煙。盛夏時節,高原處處是山水畫卷。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極、中華水塔,西藏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利在千秋、澤被天下,太重要了!在這裡,生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
為人類留一方『淨土』,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今年7月9日下午,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案》。總書記還以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的西藏學員交流、向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啟動致賀信等不同形式,對西藏生態文明建設提出要求。

拉林公路沿線油菜花和青稞地田園風光(無人機照片,2019年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汝鋒攝
如今,西藏成為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現有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地質公園、9個國家森林公園、22個國家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1.22萬平方公裡,佔全區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質全部達到或優於Ⅲ類水域標准;2020年空氣優良天數達到99.4%……今年5月1日,西藏正式施行《西藏自治區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條例》,生態文明建設從注重保護向主動作為轉變。

這是在林芝市嘎拉村拍攝的桃花(無人機照片,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西藏各族兒女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要求,加強重要江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統籌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全力守護雪域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
習近平總書記對西藏的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高度重視,將『強邊』的重要性提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6月29日,身著傳統藏裝的玉麥鄉原鄉長卓嘎站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接過『七一勛章』。那一刻,她的心情無比激動。
『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邊境高原上,你們父女兩代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守護著祖國的領土,這種精神令人欽佩。我向你們、向所有長期為守邊固邊忠誠奉獻的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不久,卓嘎、央宗姐妹就收到了這封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熱情洋溢的回信。在回信中,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她們繼續傳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如今,在卓嘎、央宗姐妹愛國守邊事跡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群眾搬進了玉麥。這個曾經的『三人鄉』,已成為西藏守土強邊的典型代表。
2018年以來,西藏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邊境地區群眾生活大幅改善,廣大邊民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守護著國境的安寧和萬家的平安。
雪域高原的發展,離不開來自中央和其他省份的大力幫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支持西藏、全國支援西藏,是黨中央的一貫政策,必須長期堅持,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
深情寄高原,無私寫贊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國家加大支援西藏力度的同時,中央部委和全國相關省份對口援藏發揮強大組織優勢,動員社會廣泛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深入開展,『組團式』援藏開創援藏新局面,凝聚起西藏與全國其他省份一道實現全面小康的『中國力量』。
櫛風沐雨、春華秋實。
『只要跟中國共產黨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心協力,加強民族團結,我們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新時代的西藏,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各族人民正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團結一心,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攜手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