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福建東山:以生態建設為小康生活賦能加力
2020-10-06 10:24:17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

  海風逐浪歡,海鷗藍天翔。清新美麗的漳州東山島,不僅是福建東南隅一座迷人的海島,更是谷文昌精神的發祥地。近年來,東山把生態作為『生命線』和『發展軸』,探索走出一條獨具東山特色和海島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賦能加力。

  守護『藍』『綠』兩大清新色

  『這裡的水質非常棒,水中世界五彩斑斕,魚群在珊瑚叢中歡快游躥。』在東山,潛水上岸後,游客林裕豐開心地說。

  東山率先在全省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劃設高潮位內側200米限建區,全面保護海岸、海灣、海島、海灘、海水『五海』資源,持續鞏固生態『家底』。

  在海的湛藍與木麻黃的翠綠之間,長達十餘公裡的海灣公園沿濱海岸線延展,蜿蜒出迷人線條。海灣公園是東山建設生態海島過程中打造的一大特色項目。『五海』資源保護是海灣公園建設的基礎。

  據當地群眾回憶,幾年前,海灣公園這一帶的沙灘上,因無序養殖,布滿了白色水管,橫七豎八,雜亂無章。而且,鮑魚場隨意排水,周邊的木麻黃遭到嚴重損毀。如今,鮑魚場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翠綠的木麻黃。

  海灣公園的建成,打造出了綿長的步行觀海空間。漫步公園木棧道,只見沙白、海藍,帆船點點。海風吹來,十分愜意。

  在以養殖捕撈業為主的下西坑村,一場藍色『革命』正在進行。從去年10月開始,這裡深入開展西埔灣海域綜合整治工作,著力推動海上生態養殖昇級改造,實現漁旅結合、海清水淨的海上田園風光的整治目標。

  向規范要潛力,東山出臺並實施《東山縣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劃定『可養區、限養區、禁養區』,成為『國家海捕水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級外貿轉型昇級示范基地』,進入『國家海洋牧場示范區』創建名單。

  藍,在東山愈發『純粹』。

  綠,在東山持續『生長』。

  『風吹一石萬鈞動』。作為東山旅游的經典龍頭,東山風動石景區在今年疫情閉園期間,積極組織員工對山坡岩石區進行『見縫插針』式的補植覆綠,並定期清理從遠方漂來的海漂垃圾,時刻保持景區沙灘的整潔度。

  在『海上仙山』東門嶼,一個關於打造『相思島』的計劃正在實施。今年4月初開始,東門嶼著手進行相思樹、木麻黃套種試驗,現已成功種植1000多棵相思樹。待花期到來,綠意盎然的東門嶼上,將會出現一片金黃的相思色。

  『每年至少投入5000萬元、綠化1萬畝』,這是東山打造綠色海島的堅持。

  在不懈努力下,東山全島綠化率現已超過94%。

   『綠色發展』的指向是『幸福生活』

  傍晚時分,在岩雅自然村,村民林石文正在自家門口閑適地泡茶。遠眺前方,山腳下盡是美麗海景。生態旅游海島的建設,讓東山人民生活在風景之中。

  『環島路的開發盤活了整個蘇峰山。』林石文說,『以前,山中土路只有半米寬,兩邊都是雜草,很多東山本地人都不知道岩雅在哪裡。現在,環島蘇峰段公路成了網紅旅游打卡點。』

  『綠色發展』的指向是『幸福生活』。在鞏固生態『家底』的基礎上,東山打通『生態+旅游』『生態+水產』的轉換通道,引領群眾過上又富又美的幸福生活。

  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東山持續推動生態與旅游深度融合。南門灣片區、關公廣場、魚骨沙洲綜合體、海灣公園、串島登島游等旅游休閑項目的建設,拓展了東山生態旅游業態。自行車、馬拉松、帆船帆板、風箏板運動等各類國際性、全國性賽事的舉辦,為東山匯聚了更多人氣。

  近年來,東山游客人數、旅游收入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9年,該縣接待游客72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4.92億元。

   『藍色經濟』讓小康變得具體而現實

  家鄉的發展,吸引不少外出青年回鄉創業,『光明頂』民宿老板游照平便是其中一位。『之前我在上海工作近十年,每次回來都會發現家鄉的新變化。2017年有一次回來,感覺很多東西在不知不覺地回歸。當時心想,東山這麼好,為什麼非要往外跑。於是決定不再離開。』游照平說,『近三年,我都在家鄉做民宿,內心也得到很大收獲,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

  在澳角村,『觸網』轉型的『船老大』沈志輝正忙著配送海鮮訂單。兩天後,東山的海鮮便可抵達內蒙古、西藏等地。

  『雖有些不捨和冒險,但很值得。』談起賣掉陪伴多年的捕撈船、上岸做電商的過程,沈志輝說道。

  五年來,沈志輝經營的電商平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有力拓寬了周邊漁民增收的渠道,帶動東山100多家微商共同發展。

  『以前村裡沒有電商微商,傳統水產業銷售渠道單一,經常是收購商決定價格,遇到捕魚旺季,魚價特別低,有時還賣不出去,漁民收入微薄。』澳角村黨總支書記林華忠介紹,現在,全村海鮮電商企業數量已經超過100家,今年以來銷售額約2億元,幫助500多人解決了就業問題。

  發力『藍色經濟』,村民們的腰包越來越鼓,一棟棟嶄新的小洋樓在澳角拔地而起。如今,澳角村40%的家庭擁有小轎車,95%以上的村民都住上了3層的小別墅。

  向線上要空間,扶持壯大水產電商,東山入選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目前,東山擁有129家電商企業、近千家網店微商,從業人員3500多人,打造了澳角水產電商一條街、上捷電商產業園、西海岸電商產業園等新興產業基地,今年上半年,電商交易額突破11億元,增長近34%。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06日02版)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