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正式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印發,就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作出全面部署。中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信念始終如一、行動堅定不移,為全球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目標注入強大動力,推動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在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道路上,中國已作出良好表率』
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發展蒙上陰影,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面臨更大挑戰。
『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但我們會全力以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堅定重申『雙碳』目標,極大提振了全球氣候治理的信心。
中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於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站在全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習近平主席不斷提出落實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的新舉措,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方案——
『中國將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中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
『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將陸續發布重點領域和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橕保障措施,構建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
從頂層設計、制度安排到具體舉措,中國展開了強有力的大國行動:明確將『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重點任務之一,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全國碳市場已上線交易,地方版碳達峰路線圖正加速出爐,金融系統全面開啟綠色昇級……
『在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道路上,中國已作出良好表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認為,中國宣布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啟動支持產業綠色轉型昇級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等,都是值得稱贊的措施。安德森說:『期待更多國家像中國一樣展現雄心、拿出行動。』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26)即將在英國格拉斯哥開幕。10月28日,中方向公約秘書處正式提交《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成效和新目標新舉措》和《中國本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闡述中國對全球氣候治理的基本立場、所作貢獻和進一步推動國際合作的考慮。
『中國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通過明確的路線圖和行動計劃,中國正向世界展現其實現氣候目標的雄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帕特裡夏·埃斯皮諾薩說。
『當你親身感受這片土地的創新速度,一定會相信中國有能力實現這一願景』
北京冬奧會全部場館引入清潔綠色電能,冰上場館廣泛使用先進環保制冷劑,延慶、張家口賽區開展生態修復,努力實現冬奧會碳中和目標;金風科技在北京亦莊打造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園區,通過自發自用綠電、提昇能源效率等手段,建立綠色智慧園區生態系統;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正式投運,碼頭采用清潔能源,智能水平運輸系統效率提昇約20%,設備、建築全方位實現低能耗……
在『雙碳』目標帶動下,綠色低碳轉型在中國蔚然成風。
巴基斯坦全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表示,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能源轉型不斷取得進展。『十四五』期間,中國加快低碳行動和綠色轉型,對其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具有示范作用。埃斯皮諾薩表示,近年來,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技術,幫助偏遠村莊實現電氣化,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等,『這些都是非常令人鼓舞的舉措,真正從中受益的是廣大民眾』。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中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為實現『雙碳』目標打下紮實基礎——
截至2020年底,共打造2121家綠色工廠、171家綠色工業園區、189家綠色供應鏈企業,探索形成一批綠色制造和節能轉型模式;清潔低碳化進程不斷加快,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目前約佔全球總量50%,產銷量連續6年居全球第一。
『中國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提供者和綠色發展的重要驅動者。』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充滿信心,他表示:『當你親身感受這片土地的創新速度,一定會相信中國有能力實現這一願景。』
『體現了中國對於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是對更加綠色和繁榮未來的堅定承諾』
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為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全球合作不懈努力,攜手各方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
在中方積極推動下,各國在2015年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中國在自主貢獻、資金籌措、技術支持、透明度等方面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最大利益。
中方通過多種形式的南南務實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2015年,中國宣布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范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十百千』項目,至今已舉辦45期應對氣候變化主題研修班,邀請120餘個國家近2000位相關人士參加。
中方倡導將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內容,在努力實現自身綠色發展的同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圍繞綠色發展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額呈現持續增長態勢。今年9月,中國宣布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
在安德森看來,中國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同時,在聯合國等多邊場合始終發揮著積極和建設性作用。『雙碳』目標等重大政策的宣示,『體現了中國對於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是對更加綠色和繁榮未來的堅定承諾』。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氣象研究和援助發展中國家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說:『在世界向碳中和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將發揮關鍵作用。』
即將召開的COP26是《巴黎協定》進入實施階段之後召開的首次締約方大會。中方願同各方攜起手來,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全面平衡有效持續實施,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努力和貢獻,讓人類生活的地球家園更加美好。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方正:築巢引鳳棲 園區添活力2021/10/29
- C羅發文確認喬治娜懷上雙胞胎 他已有4個孩子了2021/10/29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