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湖北長陽:木瓜成為致富瓜
2020-08-10 11:03:5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7月27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榔坪鎮5萬畝木瓜基地獲悉:盡管降雨持續了一個多月,但長陽木瓜掛果豐碩,今年將再次迎來豐收年。

  多年來,長陽縣利用退耕還林項目發展木瓜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實現了『春季木瓜花帶動鄉村游、秋季鮮果木瓜銷售增收、木瓜「品牌化」深加工,讓產業引領土家山寨脫貧致富、走出石漠化區域產業新路』的多重效益。

  2000年國家啟動首輪退耕還林項目,長陽利用退耕還林工程機遇,著力推進『藥用皺皮木瓜』產業建設。通過20年發展,長陽榔坪鎮在318國道沿線打造出5萬畝高規格木瓜綠色經濟產業帶,把長陽木瓜發展成了『面積大、效益高、銷路暢、前景好』的『資丘皺皮木瓜』品牌,成為湖北省林業產業扶貧樣板。

  在發展過程中,長陽林業局技術人員走村串戶,到老木瓜園區引導農民科學改造老木瓜園,新法管理木瓜退耕還林項目,讓木瓜產業『深紮根、穩水土、能生財』。當地林業技術人員先後舉辦了木瓜管理培訓班218場次,邀請近97位專家實地引導農民科學修剪、科學施肥、科學防治木瓜病蟲害,6503人次參加培訓。老木瓜園經過改造後,木瓜產量提高了200%,4850戶農民新增收入5000元以上。

  同時,長陽縣用木瓜實現退耕還林的科學管理也覆蓋到每一寸退耕還林地塊,木瓜畝產值近萬元。農民將坡地、陽光不充足地、靠近森林的土地全部種上木瓜,總面積達10萬畝。

  長陽榔坪鎮木瓜喜獲豐收,當地農民在晾曬木瓜。王雙躍攝(中經視覺)

  木瓜產業給318國道沿線石漠化區域的百姓帶來了收益。2014年,長陽把木瓜當作土家山寨產業扶貧的第一選項,緊抓退耕還林機遇建設了1萬畝木瓜生態經濟林,促使榔坪鎮80%扶貧戶享受到木瓜退耕還林補貼3200元。兩次退耕還林實施期間,長陽一邊利用木瓜退耕還林發展經濟生態林,一邊建設木瓜觀光農業旅游配套設施。

  長陽先後在木瓜主產區榔坪鎮硬化鄉村公路500公裡,修建木瓜觀光旅游亭50個,打造出關口埡和渠安頭2個大型木瓜花文化旅游演出平臺。旅游拉動了木瓜原產地旅館、餐館、運輸等行業進一步發展。

  長陽縣在最初設計木瓜退耕還林時,還優先考慮了生態林設計方案,利用根孽繁殖發展木瓜生物梗,把木瓜生態效益發揮到最大。據統計,長陽榔坪鎮先後發展木瓜生物梗2000公裡,營造木瓜生物擋土牆500畝,長榔河流域水土流失減少50%以上,榔坪鎮生態環境大幅改善。

  堅持生態建設助力脫貧攻堅,通過實施退耕還林,長陽走出了一條保生態促增收的扶貧之路,實現扶貧增綠『雙豐收』。長陽榔坪鎮關口埡村年近六旬的村民秦明銀,對家裡的3畝木瓜地視若珍寶,常年精細化管理,帶來了單株木瓜樹平均產量突破100公斤的回報。

  長陽榔坪鎮社評村一個叫二岩的小地方,山高坡陡、偏僻閉塞,常年居住著30戶人家。林業部門堅持引導農戶發展木瓜經濟生態林,截至今年7月,二岩每戶平均發展木瓜10畝,產量近10噸,僅木瓜一項每戶平均收入就突破3萬元,二岩貧困戶因此全部實現脫貧,成為遠近聞名的『世外桃源』。

  伴隨著長陽木瓜花文化旅游節的興起,在榔坪鎮木瓜旅游景點之一的關口埡村,村民宋明早一家三口常年通過農家樂吸引顧客,每年以賞木瓜花、吃木瓜菜、品木瓜酒、喝木瓜飲料為特色招徠顧客,農家樂收入年均超過5萬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柳潔通訊員黃善君)

責任編輯:邱浩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