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大家最關注的是食品安全問題,那麼,疫情期間去市場買菜,如何確保食品安全呢?
在市場購買食品時,檢查商家是否遵循世衛組織食品安全五大要點
保持清潔
『飯前便後要洗手』我們從小就知道了,除此以外,在做飯前和做飯過程中也要洗手,尤其是在生熟食品交叉處理過程中或者接打電話以後。
注意保持廚房的衛生清潔,比如餐具、筷子籠、刀具和碪板,尤其是抹布,要經常清洗和消毒,切莫成為廚房的污染源。
生熟分開
這裡的『生』指的是還需要進行加熱處理的原材料,比如生肉、生海鮮。『熟』就是直接入口的食品。
生熟分開就是避免生的食品上攜帶的致病菌污染到直接入口的食品,引起食源性疾病。要特別注意加工生熟食品的用具也要分開,例如刀具、碪板等。
燒熟煮透
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後,再保持10-15分鍾,如果是大塊肉,比如整雞,時間還要更長一點。
在食用螺螄、貝殼、螃蟹等水產品時,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鹽醃後直接食用的方法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孕婦、兒童、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盡量避免生食的飲食方式。
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
絕大多數微生物喜歡室溫的環境,高於70℃,或者低於4℃就很難存活。夏季,熟食在室溫下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2個小時,讓食物冷卻放入冰箱內保存。
但冰箱不是保險箱,有些嗜冷菌如單增李斯特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等可以生長,所以冰箱取出的食物要徹底加熱或清洗乾淨後再食用。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品原料
要到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食品、購買食品要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內容。
不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物,若罐裝食物包裝鼓起或者變形,堅決不食用。
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遠離食源性疾病。
從市場購買食品後
先用水和肥皂洗手,再去處理食品。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先用水清洗。
盡快冷藏所有易腐食品(低於5℃)。
徹底煮熟(700℃),尤其是肉、蛋、家禽和海鮮。
在市場購物時,須注意雙手清潔,並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至少1米),以保證自身安全。
(資料來源:健康中國、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松北區高效運轉 防控疫情『七到位』2021/11/03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