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海外中國文化中心拓展文化交流新空間
2020-06-15 09:35: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雲』課堂、『雲』劇場、『雲』游中國、『雲』互動交流思想感情……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時,停課不停學、線下改線上,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拓展文化交流的新空間,傳遞攜手抗疫的信心和力量,在文化交流中相互鼓舞、相互溫暖

  仰光中國文化中心

  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近,一段3分45秒的視頻在緬甸網絡上引發關注。緬甸政府向湖北武漢捐贈大米、中國政府向緬甸捐贈醫療物資,緬甸民眾在仰光大金塔為中國虔誠祈禱、中國醫療專家組赴緬協助抗疫……在這段名為《中緬齊戰『疫』·胞波情誼深》的視頻中,兩國相互支援,同舟共濟,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視頻上線當天點擊量就達8618次,一位網友留言:『當看到緬中兩國聯合抗疫的一幕幕生動感人的畫面時,禁不住淚目了。』

  這段視頻的制作者是仰光中國文化中心。作為對緬展現中國形象的窗口和平臺,在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時,中心的工作由線下轉向線上,進行線上教學、推出線上新欄目、舉辦各種在線活動,為當地民眾傳遞抗疫信息,提供了解中國抗疫、感受中國文化的新渠道。4月份以來,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推出9個欄目的線上系列活動,共計發帖近100篇,總點擊量近15萬次。

  2020年是中緬文化旅游年。從4月1日開始,中心推出『雲·游中國』線上文化旅游專題視頻圖片展,首期播放視頻短片《超乎想象的中國》,讓緬甸民眾在『雲端』近距離感受中國。中心還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線『帶你打卡中緬傳統節日』等欄目,與緬甸人民分享中國人文歷史、旅游景觀。

  與此同時,仰光中國文化中心還推出『雲欣賞』『周六影院』等欄目,並即將推出『移動中國劇場』欄目,將為廣大網友呈現更多中國影視劇和紀錄片,如電視劇《奮斗》、紀錄片《一帶一路》等。這些文化作品經過緬語本土化譯制,使受眾在得到藝術享受的同時,走近中國,了解中國。

  疫情防控期間,民眾大多居家隔離,如何做到停課不停學?中心推出『雲』課堂,打造了『中華經典名句漢緬對照』『悅享課堂——漢緬同義詞句解析』『中國民族舞蹈培訓』等線上教學欄目。同時,中心與緬甸最大的傳媒集團瑞丹倫集團旗下的天網電視臺(skynet)合作,開發漢語教學等視頻課程。當地學生倪尼萌說:『「中華經典名句漢緬對照」欄目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

  『雲·游中國』的體驗十分美妙

  『你們好!』伴隨著一聲漢語問候,金敏燮和兒子一大一小兩張面孔出現在在線課堂的屏幕裡。同在一個『雲』課堂的老師和同學們都鼓起掌來。

  36歲的金敏燮是首爾中國文化中心的資深學員。他喜歡中文,對中國文化歷史有濃厚興趣。在他的書房裡,與中國相關的書籍比比皆是。受他的影響,兒子也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每逢周末,父子倆總是一起來中心學習,成為中心的一道風景。新冠肺炎疫情在韓國暴發後,中心的線下課程暫時停止,父子倆的周末漢語課也停了下來。小家伙總是拉著爸爸問:『為什麼不帶我去上課了?』

  為了滿足包括金敏燮在內的許多學生的學習需求,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從3月初啟動了在線教學。9位老師共在線教授26門中文語言課程,覆蓋35個班級、490餘名學員。為了方便學生學習,他們或是運用各種軟件在線授課,或是錄制課程視頻發送給學生,或是用即時通信工具建立班級群答疑解惑。

  『在線學習中文很有趣,學習效果也不錯。』金敏燮說。接下來,他期待著能拓展自己的網課內容,在線學習書法、太極拳、中國烹飪等課程,也盼望疫情盡快過去,能夠重返文化中心教室,與老師同學們線下見面。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在線上進行日常教學活動的同時,還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中韓守望相助、合作抗疫的感人故事。中心通過韓文官網、臉書、優兔等平臺,匯總發布疫情期間最新信息,還收集中韓合作抗擊疫情的素材,編輯制作『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中韓攜手抗擊疫情』短視頻。自3月以來,中心共推送相關稿件300餘篇、文字12萬餘字、圖片1000餘張、視頻近百部,覆蓋人數逾5萬人。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在韓文官網推出『雲·游中國』線上系列活動,讓韓國民眾足不出戶感受中國文化。62歲的車淑京是一名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曾多次『背包游中國』。疫情期間,她把中心官網的許多圖片下載下來,放大後仔細欣賞。『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雲」游中國的體驗十分美妙。』

  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

  凸顯文化和藝術的價值所在

  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成立於2003年,是中國在歐洲設立的首批文化中心之一。今年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地學校關閉,中心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啟動網絡教學方案。目前,中心開設的各級漢語班、口語班和實用藝術漢語課程都在線上正常進行。

  除了線上教學活動,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還推出了包括兒童繪畫比賽在內的一系列線上活動。這些活動激發了新的藝術展示方式,也開闢了新的文化交流空間。『受疫情影響,很多線下活動被迫取消。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線上活動,凸顯文化和藝術的價值所在。』瓦萊塔前司法、文化和地方事務部文化主管凱瑟琳·塔寶妮說。

  今年3月,馬耳他科斯皮誇市的聖瑪格麗特中學『中國角』活動迎來10歲生日。『每年一度的「中國角」活動對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10年間這個活動從未中斷過。』活動發起人馬丁·阿祖帕蒂說,由於趕上疫情,今年的『生日』過得很特別——中心利用社交媒體對『中國角』活動進行了回顧和展望。『很多當地民眾都送來了祝福,《馬耳他時報》和《獨立報》等當地媒體也做了報道,我要把這些祝福都記下來,出一本書來紀念。』阿祖帕蒂說。

  不只是『中國角』慶祝活動。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還積極整合國內外文化和旅游資源,連續推出3期『雲·游中國,萬眾藝心,文化戰疫』在線主題活動,同時與年度對口合作的安徽省合作開展『安徽,一切美得剛剛好』線上旅游宣傳。

  原定於3月份舉辦的第六屆中馬女畫家對話展,也由線下改為線上展出。『兩國女畫家的作品通過線上展覽與大家見面,她們的作品充滿了人性的力量,這正是面對疫情的人們所需要的。』策展人、馬耳他知名藝術評論家鮑琦說。

  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

  期待進一步合作推動丹中友好

  進入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的官網,首頁上就可看到《武漢戰疫紀》的英語紀錄片。這部紀錄片從武漢封城講起,全景式地展現了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歷程。正如片中人物所說的,『只要希望存在,那麼之前的艱苦都不是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作為北歐首家中國文化中心,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在網站上開設了『抗疫專欄』,分享抗疫經驗,呼吁攜手抗疫。中心先後上傳播放《大城重啟》《武漢戰疫紀》等紀錄片,全面介紹中國抗疫努力和經驗;編輯制作『這是中國』欄目,講述發生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中心還推出《和熊貓寶寶一起戰勝疫情》動畫片,用廣受喜愛的大熊貓形象,以活潑有趣的語言,介紹如何居家隔離、用七步洗手法洗手等,受到丹麥少年兒童和家長們的歡迎。

  疫情期間,丹麥文化協會的兩任退休總乾事給中心來信,盛贊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抗疫過程中的卓著表現。安徒生博物館館長尼爾斯表示:『中國對丹麥很重要。我們期待疫情盡快結束,同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一起盡快落實計劃中的一系列合作項目,推動丹中友好和世界和平進步事業。』

  與此同時,中心還在官網及優兔、臉書等社交媒體上先後分享了《魅力中國》《大美重慶》《心動上海》等視頻短片,舉辦了《世界遺產在中國》《古韻龜茲·絲路庫車——大美新疆攝影展》《『行千裡、致廣大』——大美重慶》《安徽,一切美得剛剛好》等文旅攝影圖片展,讓當地民眾足不出戶,『雲』游中國,欣賞中國瑰麗的風光名勝和悠久的歷史文化。

  一位丹麥醫生在官網寫下留言:『我已經去過中國3次,沒想到還有這麼多美麗的地方沒去過。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再去中國感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貝寧中國文化中心

  我會一直關注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

  『武昌魚、熱乾面、漢正街、黃鶴樓、珞珈山……』貝寧中國文化中心漢語班學員甘納特掰著手指數著武漢的美食和名勝,『我想去中國留學,把短片中提到的好吃的、好玩的都體驗一下。』

  甘納特提到的短片叫《花點時間游武漢》,目前正在貝寧中國文化中心官網上播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以來,中心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從線上到線下,從視頻短片到文藝創作展,多角度講述中國的抗疫努力,傳遞中貝兩國共抗疫情的相互支持,展現中國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發展,獲得當地民眾的高度評價。

  今年3月,貝寧中國文化中心聯合12名貝寧著名藝術家共同舉辦『貝寧與你同在,攜手抗擊新冠』文化藝術創作展。12名藝術家在4天時間裡創作了30多個作品,用繪畫、雕塑、音樂等形式,表達對全球抗擊疫情的堅定支持。『我的畫裡有6個人,代表各國民眾。他們手牽手,用頭頂托起受病毒侵襲的地球,象征全世界人民一起抗擊疫情,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參與創作展的藝術家妮娜說。

  也是在這次創作展上,貝寧享有盛名的金屬管樂團(Gangbe Brass Band)與貝寧中國文化中心合作,為觀眾們獻演了《中國必勝》等曲目。《中國必勝》是管樂團的音樂家們為中國抗擊疫情專門創作的,這是他們第一次用貝寧本土豐語進行這樣的創作。為了這次演出,他們幾次到中心尋找資料,還專門學習了用中文演唱『武漢加油』『貝寧加油』。

  『中國全面復工復產,我為中國取得的抗疫成果感到驕傲和自豪。』貝寧中國功夫聯合會主席塔尼亞塔是中心的『鐵粉』,中心舉辦的活動幾乎場場不落地參加。他在貝寧中國文化中心官網上留言:『聽說中心與武漢文旅局正在策劃「歡迎您到武漢來」主題活動,我會一直關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

  (本報記者侯露露、任皜宇整理,通訊員李少鵬、蘇學明、張力、沈林)

  圖片說明:

  圖①:疫情防控期間,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學員金敏燮與兒子一起上網課,學漢語。

  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圖②:馬耳他科斯皮誇市聖瑪格麗特中學師生,在『中國角』活動現場留影。

  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圖③:貝寧金屬管樂團在『貝寧與你同在,攜手抗擊新冠』文化藝術創作展上獻演歌曲。

  貝寧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圖④: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推出《和熊貓寶寶一起戰勝疫情》動畫片,與當地民眾分享防疫知識。

  哥本哈根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底圖:《古韻龜茲·絲路庫車——大美新疆攝影展》中關於庫車市雅丹地貌的圖片作品。

  仰光中國文化中心供圖

責任編輯:楊金光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