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60萬元招聘中小學教師 引進人纔更要留住人纔
近日,內蒙古鄂爾多斯的一則招聘公告,因其『高薪』引發了廣泛關注。該市兩所中小學招收清華、北大畢業生,實行年薪制,簽訂3年聘用合同者,每人年薪50萬元(稅前);一次性簽訂6年聘用合同者,每人年薪60萬元(稅前)。相關崗位帶有編制,優秀的應聘者還能獲得住房政策或安家費用上的優惠待遇。
長期以來,對非一、二線城市而言,要想實現基礎教育水平的發展,通過政府財政支持,讓一些公辦學校給予教師更加優厚的物質待遇,不失為一條可行道路。鄂爾多斯憑借煤炭資源而興起,其經濟水平不亞於一些大城市,因此不難通過投入資金支持的方式吸引優秀的教育人纔和資源。不過,在『高薪征纔』過程中,有兩個關鍵問題不容忽視。
首先,不是所有中小城市都具備鄂爾多斯的經濟實力,這些城市想用『砸錢』的方式吸引人纔,很難長時間持續發力。與此同時,一個城市是否有發展前景,同樣是吸引人纔的關鍵。在考慮就業定居的城市時,很多人不會只看眼前的收入,更會考慮長遠發展的問題。因此,對鄂爾多斯這樣的城市而言,通過高薪把人纔『引進來』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礎上,更得認真思考怎麼纔能把人纔『留下來』,進而全面提高當地教育水平,把引進人纔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資源。
要將人纔『留下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障人纔政策的長期性和延續性。上述新聞之所以具有衝擊性,就在於它讓不少人深感意外,也有不少人擔心:這樣的優惠政策能不能長期維持下去?對此,當地政府需要給出明確的答復,尤其是教育部門,需要把『高薪征纔』當成長期堅持與完善的舉措,而非一時的噱頭,如此纔能讓有志於加入當地教育事業的人纔『安心』。
與此同時,對人纔的優待也不能只體現在薪酬上。優秀人纔在就業時,往往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即便不留在北京,不少人也會選擇去大灣區、長三角等經濟更發達、對外開放程度更高的地區發展。這不僅是因為當地工作薪酬待遇好,更在於這些地區可以更好地為年輕人提供人脈資源、子女教育、醫療健康等各方面的保障。這些配套資源可以形成人纔的聚集效應,助推當地全面發展。因此,求纔的城市,還需努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經濟發展的延續性、優惠政策的豐富性與區域合作的有效性等多方面,不斷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從而更好地吸引人纔。
對於此次招聘,有人評價說,只招『北大、清華畢業生』,很像是在『打廣告』,來自頂級名校的學生,未必就是優秀的教育人纔。如果各類城市在吸引人纔的過程中,能繞過『唯名校論』的思路,用更加全面的衡量指標來吸引與考核人纔,也許能有更多收獲。
黃西蒙 來源:中國青年報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公安分局全警集結衝鋒抗疫一線2021/11/02
- 黃軒談從影14年心態變化 稱演員應和觀眾保持距離2021/11/02
- NBA球員年收入排名出爐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誰?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