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
2018年,上海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2萬億美元,佔全國27.9%、全球3.4%,居世界城市首位。
1萬億
從1990年到2018年,浦東GDP從60億元增長到1萬億元。
凝視星河,人類拍到的第一張『黑洞』圖片,從地球的6個城市同時發布,其中有上海;
東望大洋,來自全球的商品大潮奔來洋山港,又湧向『一帶一路』、五大洲;
每分每秒,1600多家金融機構無時差配置全球資產,677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正競爭全球生意……
『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這種品格是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生動寫照。』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全世界都聽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的點贊。
習近平總書記在開幕式上宣布,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將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將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昇為國家戰略。
上面這三項,加上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統稱為『四大任務』,被所有乾部掛在嘴邊,更擔在肩頭、落到實處。
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開放品格成就高光時刻。高質量開放,始終是上海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我們要全力抓好落實,』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上海要高質量發展,就要堅持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高招
開放引領發展,上海領風氣之先
和平飯店對面就是浦東陸家嘴,從1990年到2018年,短短28年多,一片阡陌的浦東,GDP從60億元增長到1萬億元。開放,讓浦東以及上海成為中國最醒目的奇跡之一。
距和平飯店3公裡處,就是中共一大會址,1921年從這裡走出的中國共產黨人,用28年創造了一個嶄新國家。
上世紀90年代,鄧小平由浦西望向浦東,醞釀出又一個春天的故事:『浦東面對的是太平洋,是歐美,是全世界。』
開放的陽光灑在上海,瞬間燦爛。
2019年4月11日,瑞士人菲利克斯·霍拉赫臨時決定趕飛機,『空降』浦東新金橋路1599號的瑞伯職業技能培訓有限公司,他是公司投資方——瑞士金融理財規劃商學院院長。『中國政府支持我們開設了第一家外商獨資財富管理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這太好了。』
得益於外商投資准入新政的,還有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特斯拉。今年初春,特斯拉超級工廠動工儀式剛結束,馬斯克便在臺上跳起舞來,從申請、簽約到拿地、動工,僅僅5個月,『上海速度』讓他脫口而出:『我愛上海』。
新能源汽車是上海高端制造重要組成部分,引入競爭對手,會不會自斷後路?
『企業是競爭出來的,不是保護出來的。』浦東新區區委常委、臨港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傑認為,與強手同臺競技,纔能進步。
讓外資順利入滬的,是上海2018年7月推出的『擴大開放100條舉措』。
開放舉措『宜快不宜慢』,『100條』涉及各經濟領域,汽車、飛機等先進制造業突破了股權佔比等政策瓶頸。
更為醒目的主動開放,是2018年11月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閉幕僅3天,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開港,成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41個國家的112家企業及組織入駐。
上海因開放而興,也因開放而強。
5個月來,上海緊扣『四大任務』,全力以赴,加速推進。
自貿區新片區正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和制度,加大風險壓力測試,建設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新片區方案已報批,正待推出。
科創板的推進更加神速。在證監會等支持下,截至4月17日上午,受理企業中已有46家獲問詢。可圈可點的是,科創板設計了5條上市標准,拓寬了科創企業上市路徑。券商跟投等多項規則也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國際資本市場的寶貴經驗正在為中國科創企業所用。
長三角一體化讓市場熱盼。4月10日,上海市市長應勇接受集體采訪,指出上海將全力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透露國家發改委正就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征求意見,上海正與江蘇、浙江研究制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方案。
實招
對標世界一流,瞄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能把10個太陽的能量聚集於一根頭發絲』的超強超短激光、能還原宇宙大爆炸場景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國產大飛機、中國芯、創新藥……在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大批科技成果讓人驚艷。2018年度,光是臨床醫學領域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上海就拿走了12項中的10項。
2018年上海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1年的13.3件提高到2018年的50件以上。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其框架基礎、重大布局和政策體系等初步確立。
張江科學城的成功,是上海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注重提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上海的定位是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我們牢牢認清和把握城市核心功能,朝著這個目標邁進。』應勇說。
這『5個中心』,也可看成是『4+1』。上海原本一直瞄准的是4個中心建設:國際經濟、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航運,新增『科技創新』,形成『5個中心』的核心功能。這一增項,從國務院批復『上海2035』城市總規開始。從此,上海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明確。
『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上海洞悉其妙。浦東開發開放,用金融新政盤活土地要素,得到了『第一桶金』,現在更善於融通全球之『金』,互享天下之利。
資本集聚,是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標尺。
全球資管規模前100名的國際資管機構,有43家落戶浦東,其中9家位居世界排名前十,包括貝萊德、先鋒領航、摩根大通等。浦東已成當之無愧的國際資管集聚中心。在華外資銀行總資產近半(49.17%)集聚上海,截至2019年3月末,上海轄內外資銀行資產總額已達1.62萬億元。
金融中心呼之欲出。全市持牌金融機構總數達1600多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佔30%。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中的排名,上海從10年前的第三十五位上昇至第五位。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去年突破1600萬億元,『上海金』『上海油』等上海價格影響全球。2018年3月,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掛牌交易,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原油期貨市場,至今年4月8日,成交金額17.7萬億元。
到2020年,上海將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時不我待,上海奮力加速。
貿易中心可圈可點。2018年,上海口岸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達1.2萬億美元,佔全國27.9%、全球3.4%,居世界城市首位。
航運中心當之無愧。上海港國際標准集裝箱吞吐量超過4000萬標准箱,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貨郵吞吐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三,航空旅客吞吐量超過1億人次,居世界第四。
妙招
善用天下之纔,助力高質量發展
華燈初上,陸家嘴金融城環形天橋分外迷人,像一條彩鏈串起上海三幢高樓的天際線,成為上海的一大標志。提出建設陸家嘴金融城以及這一天橋妙想的,是國際企業家。
『上海市市長國際企業家諮詢會』,成員單位主要為世界500強企業領導人。針對上海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會診』,至今已30年,累計向上海市政府提交了超過1000篇諮詢報告,包括建設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蘇州河治理、上海世博會、洋山港、自貿區、進博會等重大課題,也涉及救命藥、城市治堵等民生痛點。最近幾年,諮詢會報告更凸顯對『全球城市未來發展方向』的前瞻性思考。
『這是我最喜歡參加的會,你的意見往往很快變成現實』,羅氏集團首席執行官施萬博士說。2017年第二十九屆諮詢會,他建議將生物醫學產業作為創新支柱產業之一,很快得到采納。
今年4月2日,浦東新增4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總面積達10平方公裡。預計到2021年,浦東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金融業、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成色十足,現代服務業產值佔上海GDP的70%,達到發達國家水准。外資企業更以約佔全市2%的企業數量,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60%的工業總產值和65%的進出口。
高質量發展,要善用天下之『金』,也要善用天下之纔,借重高水平『外腦』。
2018年10月底,26位諾貝爾獎得主和多位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麥克阿瑟天纔獎等世界著名學術獎項得主,齊聚東海之濱滴水湖畔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討論光子科學與產業、生命科學與產業、創新藥研發和轉化醫學、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等重大課題。
會間,首個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社區於臨港啟動,將有廣闊產業化前景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的科技原創資源,注入上海建設科創中心的主承載區之一——臨港,並與中國龐大的應用市場對接,借助世界頂尖科學家『集群效應』,『引進一個頂尖科學家、帶來一個團隊、落地一批項目、實現原創效能』。
2018年上海GDP達3.27萬億元,居全國城市之首。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擁有2400萬常住人口的龐大體量,『只有城市綜合實力足夠強大,纔能帶動人均GDP上昇』,有學者認為,這2萬美元的『人均』極具含金量。更過硬的是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6.4萬元,穩居全國第一。
開放,成就了上海的高光時刻,也一次又一次詮釋著,『開放之於上海、上海開放之於中國的重要性』……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