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一帶一路』合作助力戰疫情、穩經濟
2021-08-22 09:54:5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作者:梁昊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給全人類造成嚴重影響。當前,早日戰勝疫情、恢復經濟增長,是國際社會的首要任務。『病毒無國界』,在各國攜手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已收獲早期成果的『一帶一路』成為相關國家合作抗疫的有利平臺。中國與相關國家守望相助,?力合作,共克時艱,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繼續前行,為全球抗疫發揮積極作用,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寶貴動力,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信心和力量。

  努力提高新冠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當前,中國與世界各國加強抗疫合作,反對疫情污名化、政治化,支持多邊主義,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特別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公共衛生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加深,堅定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工作,在多邊主義框架下尋求建立全球公共衛生戰略伙伴關系,提高各國應急管理和風險防范的國際合作能力,為應對突發重大傳染病提供國際衛生公共產品。

  在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時,中國積極主動地向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方案、中國經驗,成功舉辦了以『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以『加強抗疫合作,促進經濟復蘇』為主題的『一帶一路』亞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等一系列多邊合作會議,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抗擊疫情,共建『健康絲綢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中方同『一帶一路』合作伙伴一道,努力促進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提高疫苗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今年6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主持召開『一帶一路』亞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中方同28國在會上共同發起『一帶一路』疫苗合作伙伴關系倡議,倡導加強疫苗援助、出口、聯合生產等合作。

  中國疫苗加速提昇『一帶一路』沿線欠發達國家的抗疫能力,越發彰顯中國的大國擔當。疫情暴發初始,中國第一時間構建起防止疫情傳播的第一道防線,向世界發出疫情警報,公開病毒基因序列。中國向津巴布韋、柬埔寨等眾多『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世界提供新冠疫苗和原液超7億劑。中國疫苗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獲得的第一批疫苗,堪稱『及時雨』,在國際社會取得良好聲譽,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廣泛認可,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注入了中國信心和中國動力。

  不僅如此,疫苗研制國際合作也在不斷深化。中國與阿聯酋、印尼、土耳其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新冠疫苗聯合研發和合作生產,支持相關企業同外方合作開展Ⅲ期臨床試驗,以擴大當地產能的方式助力全球抗疫。

  經濟合作成為全球經濟『穩定之錨』

  盡管受到疫情的不利影響,但『一帶一路』建設在挑戰中繼續前行,投資合作穩中有進,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抵御疫情衝擊的堅實後盾和重啟世界經濟的澎湃動力。2020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是倡議提出以來最多的一年,比2019年增長了18.3%。相應地,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佔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也由2019年的13.6%上昇到了2020年的16.2%。

  值得關注的一個亮點是,受疫情影響,全球海運、空運受阻,中歐班列成為國際郵件應急疏運新通道,在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方面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2020年全國中歐班列共開行12400列,同比增長50%。以『長安號』為例,全年共開行3720列,同比增長1.7倍,運送貨物總重281.1萬噸,是上年的1.6倍,有超過8萬噸防疫物資運抵歐洲。中歐班列成為中歐貿易的新『帶貨王』,為國際防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一個亮點是,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穩定國際貿易方面起到積極作用。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絲路電商』建設,諸多互聯網公司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擴展電子商務和移動支付服務,在泰國、馬來西亞等重要市場興建物流中心。疫情期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國的網購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3~4倍,成為保障疫情影響下民眾生活質量的重要渠道。

  信息合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數字防疫』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乃至世界范圍內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將數字技術應用於抗擊疫情,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采納。德國已將數字化的追蹤平臺作為恢復社會流動性的必要前提條件;瑞士和英國也開始了監控社交距離規定執行情況的手機應用試點;阿拉伯國家紛紛效仿中國的做法,官方引入類似的應用程序,評估公民的感染風險。值得一提的是,摩洛哥以中國的行程碼為原型,開發了新冠密接者追蹤應用程序,大大降低了疫情的傳播速度。

  此外,疫情防控帶動了『雲經濟』『非接觸經濟』等數字服務需求。面對這一新趨勢,中國有優勢,世界有需求。中國正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一道,開展『數字絲綢之路』的共同建設,使物聯網、5G、人工智能、雲計算等一系列數字化技術和服務惠及更多普通民眾。『數字絲綢之路』和『健康絲綢之路』不僅能為國際社會提供及時有效的經驗分享,推動防疫措施的更新,也能更好地挖掘數字經濟的發展潛力,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動力,助力全球經濟增長。

  可以預見,在後疫情時代,各國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的願望將更加強烈,『一帶一路』將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綠色、開放、廉潔理念,追求高標准、惠民生、可持續目標,為疫後全球經濟復蘇提供強勁動能。

  從長遠來看,經過疫情的考驗,中國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潛力被激發,疫情下醫療衛生合作將帶動其他領域協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將更加牢固,前景將更加廣闊。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絲綢之路』為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提供新路徑,檢驗了『一帶一路』自身的開放性與包容性,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增添了新動力。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