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20日電 繼2015年將全面兩孩政策寫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後,中國當下再次對該法進行修改,將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寫入其中。此舉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三孩時代』。
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將三孩生育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在法律中予以明確,同時,刪除舊法中有關撫養費征收、計劃生育證明、采取長效避孕措施等與三孩政策相違背的規定。
近年來,中國生育水平逐年走低。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總和生育率是1.3,低於國際社會通常認為1.5的警戒線,被認為有跌入低生育率風險的可能。相關監測亦顯示,中國今年的出生人口和生育水平仍然呈現走低趨勢。
官方認為,一段時間以來,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的不斷提高,逐步成為『不願生』『不敢生』的重要因素。對此,官方於今年7月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提出實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
相關措施在新法中得到體現。新法明確,國家采取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同時,一系列具體制度也被寫入新法,相關條款覆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父母育兒假、育齡女性就業服務、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等。
如極受關注的『父母育兒假』,新法明確,國家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父母育兒假,倡導夫妻共同承擔育兒責任,增強家庭育兒能力。目前,中國已有地方已對此進行探索,做法包括生育三孩者,在國家規定產假基礎上,享受生育獎勵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產假15天。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一級巡視員張桂龍認為,此次修法將為有生育意願的人創造積極、寬松、方便的生育環境,也將有助於在在全社會營造支持生育、促進生育、優生優育、適齡婚育的氛圍。
外界注意到,此次修法也再次體現了中國『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的要求——將黨中央重大決策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法律制度。同時,修法也被認為是『在法律層面解決民眾後顧之懮的』必然要求——三孩政策涉及稅收、教育、就業等多方面綜合施策,須運用法律手段調整、協調。
立法機關表示,新法出臺後,配套法律法規政策的立、改、廢也將進行,同時還將及時評估新法實施效果。
新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揭牌2021/10/14
- 湖南衛視AI主持人亮相2021/10/04
- 足協:將禁止武漢隊注冊新球員 怎麼回事?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