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西柏坡上追夢人
2019-04-12 09:48:5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70年前的3月,黨中央從河北西柏坡出發『進京趕考』,新中國從這裡走來。進入新時代,柏坡嶺上鼙鼓陣陣,滹沱河畔更加生機勃勃。新時代的追夢人,在這片紅色熱土書寫新的『答卷』。小山村裡『讀』中國,你我都是追夢人,聽!這是來自西柏坡的講述——

  閆文進(西柏坡村原黨支部書記):

  甜日子是苦乾出來的

  我1947年出生,穿過補丁摞補丁的衣服,挨過苦日子。當年黨中央在西柏坡工作過,老百姓對黨有很深的感情。過去修崗南水庫,西柏坡村後靠搬遷,人均只有幾分旱地。我當村支書時,帶領村民平整土地。寒冬臘月,山上多冷啊,我乾活滿身大汗,熱得都沒穿過棉衣。最後整出18畝地,這是苦乾出來的!

  前些年我去北京住在女兒家,每次回村都發現新變化,門前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二層樓多了,小轎車多了,這都是大伙乾出來的。去年回村後,我不打算出去了,就在西柏坡過安心日子。只要肯乾,村裡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蹲點感言】新時代屬於每個人,苦乾實乾加油乾,纔能創造美好的生活,西柏坡群眾用汗水詮釋了這一點。

  閆建良(西柏坡村黨支部副書記):

  擔子再重挑起來

  中國只有一個西柏坡,新中國從這裡走來。我們覺得自豪,更有沈甸甸的責任。進入新時代,要繼續發揚優良傳統,保護好這個『金字招牌』。我們不能躺著吃老本,還得加油乾。

  近些年,靠著黨的富民惠民政策,借西柏坡紅色旅游,許多村民脫貧致富。飲水思源,要知道感恩,更要繼續奮進。村裡注意發現培養年輕人,讓他們挑大梁、多磨煉。黨員乾部要帶好頭,講忠誠,敢擔當。擔子再重挑起來,多為老百姓做實事,讓群眾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蹲點感言】回顧過去的榮光,不是為了尋求慰藉,更不能裹足不前。新時代的『趕考』永遠在路上,這是一種精神,更需要擔當。

  閆二鵬(西柏坡村黨員):

  年輕人都努力拼

  我是80後,是從西柏坡走出去的大學生。我家過去擺過茶水攤,開過小餐館。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游客對餐飲、住宿的要求越來越講究,小打小鬧很難適應新形勢。我和妻子大學畢業後,一起返鄉創業,建起『農家院』,把房間都改成標准間,獨立衛生間、免費上網、純淨水等一應俱全。村裡的『農家院』都在提檔昇級,讓游客更加方便舒適。

  近些年,村裡同齡的四五個年輕人都從外面回來創業,年輕人有活力,努力拼,希望將來乾出新樣子。

  【蹲點感言】中國夢屬於每個人,『新』西柏坡,需要一顆顆年輕的心。希望在年輕人身上,火炬正傳給『新青年』。

  陳志軍(梁家溝村黨支部書記):

  綠葉紅花一樣美

  我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過去在石家莊打工多年,後來回到梁家溝,先在親戚的餐館打工,後來自己開餐館。摸爬滾打這麼多年,總覺得敢拼敢闖纔能乾成事。

  梁家溝離西柏坡核心景區僅一公裡,還有1000多畝山林,生態旅游潛力很大。我們村先從山溝裡搬出來,住進新建的居民區。一些村民過去比較保守,習慣了過小日子。我們到浙江等發達地區學習,比一比,看一看,纔知道人家是怎麼乾的。解放思想,纔能放開手腳。2018年村裡開始二次創業,通過招商引資,建設西柏坡紅旅小鎮,引進新業態,嘗試新的經營模式。引導流動商販進入市場,形成聚集效應。依托西柏坡紅色旅游,梁家溝將來發展空間也很大,村民乾勁很足,你沾(行)我也沾,綠葉紅花一樣美!

  【蹲點感言】解開思想束縛,纔能放開手腳。梁家溝,加油!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