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2019-04-10 10:34:23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當前,北京的城市發展正發生深刻轉型,減量是其特征,創新則是其出路,而且是唯一出路。企業是創新發展主體,優化營商環境,成為一道關乎北京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

  2018年以來,北京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深化改革銳意創新,努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在國家發改委對全國22個城市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北京綜合排名第一,多項改革舉措在全國各地復制推廣……

  北京營商環境改革,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北京方案全國推廣

  『創新型企業是北京高質量發展中最有活力的部分,這些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在過去「一對一」的招商引資政策中很難被關注,改善普惠性的營商環境對他們最有利。北京率先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既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也是自身創新發展、開放發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2018年,對於致力於優化營商環境的北京來說,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年。3月,北京制定出臺9項主要政策和N項配套措施,以精簡環節、時間、費用和增加透明度為重點,努力為企業創造審批少、流程優、效率高、服務好的營商環境。僅僅半年,又重磅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梳理細化298項任務清單。今年1月,密集發布『9+N』系列政策2.0版,從『簡流程、優服務、降成本、強監管』4個方面,進一步解決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問題。

  夯基壘臺,立梁架柱,一幅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圖景躍然而現:涉稅業務『全市通辦』、燃氣等六大市政公用企業全部進駐市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項目驗收由原來各行政主管部門分別實施各類專項驗收改為聯合驗收、市場監管『風險洞察平臺』助力『既要放得開、又要管得住』……這些改革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現在跑手續比原來省事多了,一個窗口,交一套材料就行。』3月26日,在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前,為公司項目跑前期的張女士將所有材料一股腦遞給工作人員。要在以前,她得在規劃、住建、發改等大大小小十幾個部門窗口間輾轉。現在,按『多規合一』協同平臺諮詢意見,她只要在一個工程建設項目綜合窗口交一套材料,就能拿到批復手續。

  變化,源自綜合窗口改革。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劉強介紹,為解決企業、市民進『一門』後還得『找部門』問題,2019年,北京市、區政務服務中心全面實施綜合窗口,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從『按部門設窗』到『一窗受理』。

  概括起來,北京的改革思路可以概括為4個『一』:『一個政府』,讓企業在全市任何一個政務服務大廳,進一個門、到一個窗口,都能辦事;『辦成一件事』,站在企業角度,對審批和服務事項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流程再造;『用好一張網』,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推動『互聯網+政務』,實現一網通辦;『改進一個作風』,解決服務態度和服務能力問題,為此,北京大規模開展對一線窗口人員的培訓考核,打通營商環境改善最後一公裡。

  精准改革、精細落實、精心服務,北京優化營商環境蹄疾步穩、一馬當先。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顯示,北京市在22個試評價城市中,不僅綜合排名第一,衡量企業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兩個維度,都排名首位。

  提昇環境對標一流

  4月1日,一場不尋常的會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發言的是來自香港建築行業的專業人士,包括北京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在內的聽眾正在認真聆聽。

  會議目的很明確,就是學習香港先進經驗,進一步優化北京營商環境。『北京在建築許可指標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迫切需要對標國際先進理念和最佳實踐,加快補齊短板。』陳吉寧毫不避諱。

  這次會議是在北京營商環境改善成效得到世界銀行等各方高度肯定的背景下舉行的。根據世行最新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在過去一年為中小企業改善營商環境實施的改革數量創紀錄。北京和上海是世行對中國營商環境評估的兩個樣本城市,排名大幅躍昇的背後,也意味著北京營商環境改善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不談成績只找差距。其中,在辦理施工許可證方面,內地辦理程序仍然較為復雜,這方面香港有著豐富經驗。『香港專家分享的寶貴經驗值得北京學習,對於推動相關改革有重要借鑒意義。』陳吉寧坦言。

  作為大國首都、國際城市,北京並沒有滿足於國內領先,始終堅持以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為導向,用更加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做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以世行評價為契機,為了高水平推進北京營商環境改革,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多次與世行、普華永道等負責人會談,深入了解國際先進經驗,認真聽取具體建議。

  北京市與世行專家開展多層面溝通對接,對營商環境報告10項一級指標和47項二級指標逐項細致研究,結合北京實際,積極吸納世行關於優化我國營商環境79條短期和中長期建議。

  北京隨之推出的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舉措,即便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也毫不遜色。在開辦企業方面,將7個環節壓縮為兩個,辦理時間從24天縮到5天,同時提供免費刻制公章服務;在獲得電力方面,推出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辦理環節從6個減為2個,平均用時由141天大幅縮減到25天以內。僅此一項,每年就可以為小微企業節約成本約12億元。

  持續發力領跑未來

  營商環境就像一根扁擔,一頭擔著城市發展,一頭擔著企業未來。

  2018年以來,北京開展企業大走訪大調研,結合企業發展訴求,送上量身定制的『服務包』。一方面根據企業定位,提供人纔、稅收等普惠政策集成,面對面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指導企業用足、用好、用活各類優惠政策;另一方面針對企業設立、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和需要協調幫助的困難,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為何開展大走訪?北京市主要負責人認為,優化營商環境,不僅僅在於流程並聯和時間壓縮,本質上是改善政企關系,提高服務效能。改革『動刀子』的層面不僅僅停留在制度上,還將貫穿到政府提昇服務意識的角色轉變中。四套班子負責人帶頭走訪,加強到對口聯系企業調研服務,並已為阿裡、百度、小米等開展一對一貼身服務。

  『政府上門送服務,解決實際困難,我們很溫暖。』北京納通醫療董事長趙毅武說。在納通醫療收到的『服務包』中,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是其『服務管家』。

  主動靠前,量體裁衣,企業活力迸發,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018年,北京平均每天新設創新型企業199家。獨角獸企業80家,佔全國近一半。全年實現新經濟增加值超萬億元,已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3。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談緒祥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完善服務包落實的長效工作機制,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真心實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

  原標題:北京優化營商環境交出精彩答卷(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