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年3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意大利國事訪問期間,中意兩國在羅馬正式簽署政府間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位於意大利利古裡亞大區的瓦多港,目前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倡議延伸至中南歐的門戶港口,中資推動下,這裡實現了運營與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隨著意大利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瓦多港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如果把意大利國家地圖的輪廓比作一只頭朝西的靴子,那麼利古裡亞大區就在靴口前側的位置。利古裡亞大區本身的形狀則像一道彎曲的橋,西邊的『橋頭』與法國接壤,南面的『橋拱』瀕臨地中海的支海——利古裡亞海。。

瓦多港所在的小城瓦多利古雷則位於靠近利古裡亞大區中心的臨海處,距工業重鎮都靈和米蘭分別只有140公裡和190公裡,對於意大利北部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
不僅如此,每年,約50萬噸水果從非洲、中美洲及南美洲等地漂洋過海來到瓦多港,由這裡進入歐洲。
記者:『瓦多港口位於意大利西北的利古裡亞大區,憑借其在地中海的獨特地理優勢,從12世紀起持續了數百年的繁榮。如今,由於「一帶一路」的連結,這裡擁有了更大的機遇和更廣闊的前景。』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資金來到這裡。2016年10月,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收購了瓦多碼頭控股公司40%的股權。
中企投資改善碼頭運營

中國企業的投資給瓦多港帶來了新氣象。自中意雙方開展合作以來,瓦多碼頭控股公司的經營狀況持續改善。2018年,公司利潤增長了16%。瓦多港目前建有冷藏碼頭和輸油碼頭,港口的倉庫面積達5萬平方米,相當於7個足球場那麼大。而根據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與瓦多碼頭控股公司達成的股權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參與瓦多集裝箱碼頭的建設和運營。目前,集裝箱碼頭的建設,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
記者:『在新建的碼頭上,場橋、岸橋已進駐並開始調試,這裡也將成為意大利第一個半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碼頭貨源結構日趨多元
瓦多集裝箱碼頭工程進度已經完成近80%,預計首個泊位將於2019年底投入運營。
建成後,新碼頭將擁有約700米長的海岸線,前沿水深17.25米,年吞吐量有望達到現有冷藏碼頭的三倍以上,可停靠當前世界上最大的船舶。
原有碼頭以水果為貨運主體的單一結構將因此改變,隨著工業品、生活用品及其他貨物的湧入,新碼頭的貨源結構將變得更加多元。而瓦多港也將成為集冷藏碼頭、輸油碼頭和半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為一體的多功能港口。
瓦多港未來發展承載更多期待
對於未來的發展計劃,瓦多港中意雙方有著共同的期待。

他們希望與中歐班列實現聯運。從瓦多港上岸的貨物可以從陸路到達中西歐或是中亞和中國,班列的貨物也可以由中歐班列運抵瓦多港,然後用海運方式運抵阿爾及利亞、突尼斯、摩洛哥等國。
如此一來,瓦多港不僅能成為中南歐的門戶港口,也可以為加強同非洲的經貿聯系開闢新的運輸通道。
中意雙方合作將進一步深化
除了建設中的瓦多集裝箱碼頭,意大利東北部位於亞德裡亞海的裡雅斯特、威尼斯及拉文納的港口也在緊鑼密鼓地與中國企業開展合作。

作為跨海商貿的重要國家,古絲綢之路曾為意大利的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意大利人正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同亞洲國家形成更緊密的聯系,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意大利西利古裡亞海港務局局長保羅·西尼奧裡尼:『「一帶一路」是一幅巨大的藍圖,它既有其基本准則也關聯了各個項目。「一帶一路」是重大的戰略,真正擁有匯聚機遇的能力,瓦多港口就是其中的一個好例子。』

意大利利古裡亞大區薩沃納省瓦多利古雷市市長莫妮卡·朱利亞諾:『我總是說我們修的是一座大門,意大利北部的大門,也是真正通往「一帶一路」的大門。我認為這樣的大門正意味著機遇。』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