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9-03-06 19:43:40 來源:求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眾多場合多次強調環境保護在民生事業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人民情懷。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一理念源自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我們黨90多年的奮斗歷程中,改善民生、造福人民始終是目標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新時代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不懈奮斗的必然選擇。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重視生態環境保護,還源自廣大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熱切期盼。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總體幸福指數得到大幅提昇,但生態環境等問題也開始凸顯。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當前,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扭轉環境惡化、提高環境質量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就是在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所想、所盼和所急。

  有利於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既是改善環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當前,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農村環境等問題已成為民心之痛,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要嚴格管控生態保護紅線,推進城鎮留白增綠,使老百姓享有愜意生活休閑空間;集中優勢兵力,動員各方力量,一個戰役一個戰役打,打一場污染防治攻堅的人民戰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沒有哪個人是旁觀者、局外人、批評家,誰也不能只說不做、置身事外。』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就要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自覺行動。目前,一些人的思想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工業文明時代,在對待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把自然作為人認識、作用、改造甚至征服的對象。對此,我們要盡快建立生態意識教育和宣傳兩大體系,全面提高公眾生態意識,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觀念;開展全民綠色行動,動員全社會都以實際行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為生態環境保護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2019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