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薪酬』並不普遍
——盡管業務高峰期快遞員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過萬元
近年來,『某快遞員月入上萬』等消息頻繁見諸網絡,很多物流企業招聘信息中給出的薪資待遇也頗為誘人,有的招聘信息中甚至直接打出『薪資8000-12000』的字眼。在很多人看來,快遞員似乎成了一個高薪行業。
『公司只有個別人月薪能超過1萬元,基本上都在六七千元左右,這個是要根據我們寄件和發件的數量來決定。』苗師傅說。
調查顯示,多數快遞員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盡管在『雙11』期間快遞員的收入普遍提高,但大部分也不超過萬元。對於不少乾快遞的務工者而言,這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收入。『收入並不算高,但是比較自由,不像在工廠乾活。做快遞,想多掙點我就使勁接單,具體怎麼安排我有一定的自主權。』順豐快遞員陳師傅說。
對於快遞員而言,客戶不理解是其面臨的主要壓力。李師傅直言,在平日工作中,會遇到一些態度比較差的客戶,溝通起來很困難。『送貨量大的時候,時效很難保證,一些客戶會催單,讓我承諾在幾點前送來,確實很難協調,如果有客戶投訴到網點,公司會對我們進行較嚴重的處分。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只能自認倒霉,比如客戶提出包裹破損需要賠償,我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東西,可能是運輸途中損壞,也可能是發件方的問題,碰到這種壞件,我們只能自己賠償損失。』李師傅說。
根據國家郵政局調查,快遞員的主要壓力來自多方面,包括工資福利低、客戶不理解、工作時間長、社會認同感低、快件難送、昇職難等。從職業感受看,35.8%的快遞員認為這份職業有前途,值得乾下去;43.35%認為還需要乾一段時間再說;20.85%明確認為目前只是過渡,以後還會跳槽。
對於未來職業規劃,李師傅和身邊很多同事都表示,打算繼續乾幾年,積累點工作經驗,多為家裡攢些錢,同時也希望人們對於快遞員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和體諒。
給快遞員送上『服務包』
——北京市擬為快遞員提供2400個租賃房源,上海提供專享基本保障
工作在外,家庭是快遞員們放不下的牽掛。調查顯示,76.31%的快遞員來自農村,15.89%的快遞員來自縣城,僅有7.8%來自城市。66.15%的快遞員已成家,61%有兒女。23%面臨『子女留守』難題,每3個月能見孩子一面的只有31.7%,半年甚至一年纔能見孩子一面的佔近70%。
『肯定是會想念孩子的,但家裡的收入來源主要靠我,出來工作工資能高一些。』苗師傅的老家在農村,孩子們都在老家,由於工作忙、節假日休息時間少,平日裡很難見到孩子一面。老家在河南的李師傅也是如此,碰到忙的時候過年也不回家,和家人的溝通主要靠視頻和電話。
談起在北京的生活,李師傅直言,由於公司不提供住宿和餐飲,每個月的收入裡還得固定扣除這兩項開銷,平常能省就多省些。
劉師傅也在北京一家快遞公司工作,他表示:『我們公司算比較好的了,會有五險,但還沒有住房公積金,公司也不提供宿捨。』
針對快遞員工作、生活中面臨的諸多問題,近來多地開始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日前,北京市為快遞員送上了專屬『服務包』,主要涉及快遞服務人員職住平衡、健全完善快遞行業勞動保障制度、加強末端配送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溫暖規范的職業發展環境等。其中在職住平衡方面,北京市將幫助一批快遞員工解決宿捨問題,提供2400套(間)租賃房源(含續租、新增)作為快遞員工宿捨。根據《北京物流專項規劃》,按照一定比例規劃建設一批只租不售、統一管理的快遞員工集體宿捨和配套設施。
上海市日前出臺快遞員等靈活就業群體工會會員專享基本保障政策,專享的四類保障范圍為:住院補助金、特種重病保障、意外傷害和重殘保障、疾病身故保障,個人最高保障金額達9.08萬元/年;江蘇省著力破解快遞末端配送難題,推動各地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范通行,目前蘇州、鹽城、揚州等多地快遞員均可以正常使用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投遞快件;吉林省將推進快遞員關愛工程、提昇從業人員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郵政業貼近民生七件實事之一,通過健全內控制度,落實服務質量標准要求,遏制『以罰代管』行為,減輕一線員工負擔;河北省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快遞員(投遞員)權益保護等。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快遞行業還存在不少挑戰,但長遠看,隨著智慧物流的發展以及配套政策的落地實施,快遞員所需職業技能會越來越高,擔任的角色將更加重要,保障水平會不斷提昇,工資待遇也會有所提高。(邱海峰史若晨鄒開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