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壓力並非醫療本身
『氧氣夠不夠?血袋夠不夠……』作為整個急診室病情最重、壓力最大的部門。緊急情況下的急診室,像一個戰場。醫生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有效率的急救,這些場景,就像武軍元喜歡的那部美劇《實習醫生格蕾》 。
但與劇裡動輒幾個大夫會診一名病人的『理想』狀態不同,現實中往往一名大夫一天要接診幾十名急診病人。分級診療釋放了門診的壓力,但對急診來說,狀況並沒有緩解。年關本應是急診淡季,但最近卻沒有絲毫減少的跡象。不斷有從河北、內蒙、山西等周邊地區過來的病人,最近一個月內,急診室的日均接診量達到500人,意味著平均每名醫生每天要接診約30名病人。

1月29日,剛上班的武軍元,第一件事就是到搶救室查看病人病情。(央廣記者孫冰潔攝)
讓武軍元倍感『折磨』的不是搶救本身,而是接踵而來的『麻煩』。
『生老病死,總有能搶救過來的(病人),也有搶救不過來的,有的時候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武軍元告訴記者,每次看到急救車開進醫院,自己最擔心的不是技術達不到,而是氧氣、血袋不夠,以及病人需要急救,卻找不到家屬簽字……
就在幾天前,武軍元就遇上了這樣的『麻煩事』。救護車送來一名急需搶救的病人,需要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但聯系了半天都找不到家屬,醫院只好聯絡派出所,由派出所進行溝通;與此同時,還有一位急需搶救的危重孕婦,但醫院所有的ICU都沒有床位,焦急的家屬在急診室大吵大鬧……
那是乾了十年急診工作後,武軍元覺得最力不從心的一次。『懷疑自己能力有限,乾不動了。』後來是醫院領導出面溝通協調,纔打消了他『不乾』的念頭。
大多數時刻他仍保持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情,能夠淡定處理日常診療中的問題。『什麼樣的病人家屬都有,我們也只能是盡量的去跟他溝通,因為當然不能因為這個就放棄了。』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全省首推 哈經開區、平房區發布首批『免申即享』事項清單2021/08/19
- 牛!小伙推倒2萬多張多米諾牌再現38個奪金時刻2021/08/10
- 32支球隊參與北京首屆『社區杯』八人制足球賽決賽階段角逐2021/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