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新春走基層】急診科醫生:十年春節未回家 他為生命『守歲』
2019-01-30 20:45:51 來源:央廣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央廣網北京1月29日消息(記者孫冰潔)早上8點,當大多數上班族剛剛踏上早高峰的地鐵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朝陽醫院內,早已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急診通道內,一輛鳴笛的急救車呼嘯開過;門診大廳裡,擠滿了排隊掛號問診的病人;步履匆匆的醫護人員在擁擠的人流中,矯捷而快速地穿梭……

  急診科醫生武軍元的一天總是在『忙碌』中開始,在『疲憊』中結束。在這座醫院最繁忙的科室,他擔負的是更緊急的搶救工作。爭分奪秒,成了他日常生活的常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的急診通道(央廣記者孫冰潔攝)

  急診室的一天

  『今天感覺怎麼樣,如果把呼吸器取下自己能試著呼吸嗎?』武軍元把聽診器靠近病人的胸口,一邊仔細地聽著心跳,一邊與病人交談。從早上七點半進入搶救室後,武軍元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他隨身帶著一個聽診器,熟練地接過助理醫生遞過的病歷本,向病人了解病情,然後檢查病人目前的生理體征,作出下一步的診療決定。

  1月29日,武軍元正在急診室內與助手溝通,了解病人病情。(央廣記者孫冰潔攝)

  日常生活沒有影視劇那麼多的戲劇性,有的是日復一日的平淡與繁忙。如果沒有需要搶救的新病人送來,武軍元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查房。因為最近流感高發,肺炎等危重病人增加,本來就狹窄的急診室又在過道裡加設了5、6張床位。搶救室每天要看30多名病人,看完一圈下來,基本已到了下午一兩點。

  從入口走到位於裡間的休息室需要在密集的床位間輾轉騰挪。急診室醫生沒有各自專門的辦公室,日常輪流共用一間臨時休息室。這天早上,記者進入休息室時,桌子上塑料袋裡裝著還冒著熱氣的煎餅果子,『這是同事買的,沒吃飯的醫生抽空進來吃一口。』

  但通常情況下,從早上來到休息室放下東西後,武軍元基本一天都難得回休息室歇一下,忙的時候甚至連喝口水的空檔都沒有。

  隨時會有突發情況需要處理。不斷有新轉入的急診病人送來,他需要快速接手、快速診斷、快速決斷:是留在急診室裡繼續觀察,還是分流到其他科室或醫聯體醫院……快,是一個急診科大夫的必備素質。這十年間,為了方便隨時跑動,武軍元腳下總穿著一雙運動鞋,急診室裡的其他醫護人員也是如此。

  2009年研究生畢業後,武軍元正式成為一名急診醫生。最初選擇這個職業,他設想的是急診『沒那麼多事』,乾脆麻利,快速處理完就結束,但事實卻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新起點新征程——媒體新春走基層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