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世界看中國
搜 索
【中國那些事兒】難忘上海庇護之恩 昔日猶太難民想對上海說聲『謝謝』
2018-11-06 17:35:00 來源: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艾倫說:『我想對1939年的上海人民道聲感謝。』圖片來源:jewishlinkbwc網站報道截圖

  1945年二戰結束。1949年1月,艾倫一家乘船離開上海,前往剛剛成立的以色列國,選擇在賴阿南納定居。1952年艾倫一家來到了紐約華盛頓高地。1956年6月18日,他們正式成為美國公民。如今,艾倫已經退休了,與結婚45年的丈夫艾略特·克拉科夫(Elliot Krakow)生活在新羅謝爾市,兒孫繞膝。

  但是,艾倫一家對上海卻念念難忘。2006年4月,艾倫帶著87歲高齡的母親與另外110多名當年在上海避難的難民一同回到了上海。她將那次故地重游稱為令人難忘的團聚。

  艾倫解釋說:『我們代表了當年那些因為上海而在戰火中死裡逃生的猶太人,上海是二戰期間歐洲猶太人最後的避難所。我每天都在想,我們一家能在上海找到安身之所是何等幸運,我們很走運。』

  艾倫稱,中國政府重視中猶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在中方政府工作人員的參與下,猶太難民重返中國的團聚活動非常成功。他們走在老街上,看看故居,看看曾經的教堂、商店和咖啡館。艾倫尋訪了她出生的那家醫院,現在那裡已經變成了公寓樓,『舊日時光』重現眼前。艾倫和母親接受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的采訪,她的故事記錄在了一個展覽上。

  艾倫至今還保留著一箱箱紀念品、文件和在上海時的照片。『長輩們把所有東西都保存下來了,對此我很珍惜,我希望其他人也不要忘記。』她說道。

  她繼續說道:『我想對1939年的上海人民道聲感謝。每次提到上海,我的內心都無法平靜。是你們為這些陌生人敞開了大門,讓難民在上海落腳,讓他們和你們一起生活,我真的很感激。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誰知道我的父母會有怎樣的遭遇,可能我也沒有機會在這寫這些了。每思及此,我就不寒而栗。』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