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比目前全世界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整整多出20年。
除了安安靜靜做一座看潮起潮落的『帥橋』,大橋還很有『愛心』,因為大橋坐落的伶仃洋海域,生活著一群中華白海豚。為了守護好它們,大橋將堅實的腳部——承臺,深埋在海床底下。

施工期間,大橋避免大量施工人員、船舶和機器下海作業,減少對中華白海豚的傷害。
目前,區域內的白海豚數量有增無減。這一現象或與人工島和橋墩聚集浮游生物,為白海豚覓食提供便利有關。

海下的『小伙伴』暢游,橋上的車輛從24日起,也可以在港珠澳三地穿梭往來。除了大橋開通,不久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也正式運營,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開端,粵港澳大灣區的虹吸效應將逐步顯現。
旅游觀光、訪親談友、尋找工作、投資機會……交通的便利化,不僅利於區域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動,而且有利於進一步深化區域經濟的融合和協同發展。
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更加便利三地民眾的往來,形成1小時交通圈,拉近時空距離的同時,也拉近人心。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