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題:賡續小崗精神書寫時代答卷
新華社評論員
『小崗村當年的創舉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40年前,發軔於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大包乾』,揭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也正是在那一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春雷喚醒大地,改革潮湧神州。40年來,小崗村猶如一座精神地標,以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勇於擔當、百折不撓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將改革進行到底。
1978年的那個冬夜,小崗人按下的18個紅手印,成為中國改革的鮮明印記。改革進程從農村起步,向城市延伸。農民工進城、個體戶、企業放權等新事物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對外開放、設立經濟特區等重大舉措不斷推出……改革開放激發出億萬人民的創造活力,迸發出改天換地的變革力量,寫下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從小崗看中國,40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只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纔能闖出一條新路。『泥巴房,泥巴床,泥巴鍋裡沒有糧……』40年前貧困的小崗村正如當時中國的一個縮影。『窮則變,變則通』,小崗人解放思想、敢於『貼著身家性命乾』,『包產到戶』第二年就獲得大豐收,一舉結束23年吃國家救濟糧的歷史。從『大包乾』打破『大鍋飯』,到創辦經濟特區『殺出一條血路來』,再到設立雄安新區謀劃『千年大計』,憑著敢闖敢乾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我們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改革的動力來自於人民。從小崗村起步的『大包乾』之所以能推廣全國,點燃改革的燎原之火,根本原因在於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上下同欲者勝』,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把改革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有機結合起來,時刻同人民想在一起、乾在一起,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必將凝聚起共同推進改革的磅礡力量,把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改革沒有坦途,不可能一帆風順。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唯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不懈地推進改革,百折不撓地破解問題,纔能不斷開創發展新局面。近年來,小崗村深化農村宅基地和農房確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等多項改革,向深化改革要動力、找出路,迎來發展最快的時期。惟改革者進,惟改革者勝。小到一個村莊,大到一個國家,唯有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砥礪奮進,纔能披荊斬棘,跨越前進道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不斷開創美好的未來。
40年風雨兼程,40年滄桑巨變。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新起點上,讓我們賡續小崗精神,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共同書寫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