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題:『黃金周』出游:帶上文明留下芬芳
新華社記者 魯暢
摘走植物園名貴雞蛋花、逃票入景區踩踏張掖丹霞岩體、在國外民宿遺留大量垃圾……今年國慶『黃金周』前,幾則中國游客不文明行為被曝光。這些網民眼中『大寫的尷尬』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文明旅游還未成為有的中國游客出行的標配與自覺,『行走的中國名片』成色還有提昇空間。
隨著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昇,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能夠把『說走就走的旅行』付諸實踐,從日韓到歐洲、從東南亞到拉美,足跡踏遍全球『網紅打卡地』。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有的游客的文明程度並未跟上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昇的腳步。有的游客不是在旅游中認識世界、審視自我、豐富人生,而是在從眾、獵奇、任性、炫耀等心理驅使下不守秩序、損壞公物、破壞環境。
文明旅游是旅游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橕,更是中國公民文明素養的體現,關乎『禮儀之邦』的形象。用文明舉止塑造和維護中國形象,需要構建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行業盡責、全民參與的文明旅游格局。同時,提昇文明素養不能光靠教育引導,更需制度約束,加大對不文明行為的監督和處罰力度,將不文明行為納入黑名單范疇。自律與他律相結合,讓人人敬畏規則,把文明旅游變成一種自覺習慣。
可喜的是,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文明旅游的大氛圍正在逐漸形成,游客文明程度明顯提昇。一項調查顯示,近半數境外受訪者認為中國游客的文明素質在提高,印度尼西亞、法國、新加坡、英國、美國五國受訪者對此感知尤為明顯。
『立志言為本,修身行乃先』。據測算,今年國慶『黃金周』國內游和出境游規模預計將達到7億和700萬人次,文明出行即將迎來又一次『大考』。希望每一位正在旅途或即將踏上旅途的游人,都能尊重他人、遵守文明之約,所到之處留下一片芬芳。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2021/08/27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