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焦點要聞滾動**
搜 索
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
2018-09-24 18:13: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表:圖5:1990年、2017年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區域構成變化新華社發

  第四,這是美國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管制的結果。美國在高新技術產品貿易方面擁有巨大競爭優勢,但美國政府基於冷戰思維,長期對華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人為抑制了美國優勢產品對華出口潛力,造成美企業喪失大量對華出口機會,加大了中美貨物貿易逆差。據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017年4月的報告分析,美國若將對華出口管制放松至對巴西的水平,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可縮減24%;如果放松至對法國的水平,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可縮減35%。由此可見,美國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的潛力遠未充分發揮,美國不是不可以減少對華貿易逆差,只是自己關閉了增加對華出口的大門。

  第五,這是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的結果。二戰結束後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一方面,美國利用美元『囂張的特權』向世界各國征收『鑄幣稅』,美國印制一張百元美鈔的成本不過區區幾美分,但其他國家為獲得這張美鈔必須提供價值相當於100美元的實實在在的商品和服務。另一方面,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客觀上需要承擔為國際貿易提供清償能力的職能,美國通過逆差不斷輸出美元。美國貿易逆差背後有其深刻的利益基礎和國際貨幣制度根源。

  此外,美國統計方法相對高估了中美貨物貿易逆差額。中美雙方的統計差異長期存在,且差異較大。2017年,中國統計對美貨物貿易順差為2758億美元,美國統計對華逆差接近3958億美元,相差1000億美元左右。由中美兩國商務部相關專家組成的統計工作組,每年就中美貿易統計差異進行一次比較研究。根據該工作組測算,美國官方統計的對華貿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20%左右。根據中國海關和美國商務部普查局的統計,雙方統計結果在最近十年來的走勢和變動幅度大致相同(圖6)。引起差異的原因包括進口價格和出口價格之間的差異、轉口貿易增值、直接貿易加價、地理轄區、運輸時滯等。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焦志明
【專題】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