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汽車行駛在錫烏公路上(7月31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8日電題:庫布其首條穿沙公路矗立在大漠的無形豐碑
新華社記者柴海亮、劉詩平、任會斌
盛夏的庫布其,黃綠相宜,一片片治沙林、一個個人工綠洲如『金鑲玉翠』,在烈日下閃耀著生命之光。
一條新修的雙向四車道穿沙公路,縱貫南北,像一條黑色的長龍伸向遠方。無人知曉這是庫布其沙漠裡的第幾條公路,而眾人皆知往西幾公裡一條窄舊的公路是第一條穿沙公路。
『誰也忘不了第一條穿沙公路!』正在為新公路做掃尾工作的工人門肯巴雅爾說,『沒有它,沙漠裡的老百姓走不出去,脫不了貧,庫布其生態也不會有這麼大變化。』
48歲的門肯巴雅爾是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牧民,20年前,他曾參加了修建第一條穿沙公路的治沙大會戰。
庫布其沙漠位於黃河『幾』字彎南側,面積1.86萬平方公裡,橫跨內蒙古杭錦旗、達拉特旗和准格爾旗等旗區,為我國第七大、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沙起庫布其,數小時後即可揚落千裡之外的京畿。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工人為新修的穿沙公路制作沙障(7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盧燁攝
『黃沙滾滾漫天來,白天屋裡點燈臺。行人出門不見路,莊稼牧場沙裡埋……』這首歌謠,唱出了庫布其沙漠曾經的苦痛與懮傷。由於大漠阻隔,一些村莊、牧點,幾成與世隔絕的孤島,牧民去趟鎮上,步行、騎駱駝,要走兩三天。有的孕婦難產,死在了前往醫院的路上。許多人因困苦而背井離鄉。
旗裡唯一的工業企業億利集團的前身杭錦旗鹽場,距最近的火車站不到70公裡,卻被大漠阻道,外運產品需繞行300多公裡,噸鹽運輸成本增加幾十元,企業經營十分艱難。
為解決沙區群眾、企業『行路難』,保生存、促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杭錦旗決定修建一條穿沙公路。這是庫布其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能不能修?10名勘測設計人員和1名記者在無數人期待的目光中,趕著毛驢闖進了大漠。頭頂烈日,腳踏熱沙,忍飢挨餓,高溫使攝像機都停止了工作……29天後,他們歷盡千辛萬苦終於走出了大漠,提交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1997年6月16日,穿沙公路破土動工。人聲鼎沸,機聲隆隆,不知沈睡了幾千年的庫布其沙漠蘇醒了。邊修路邊治沙,杭錦旗組織了7次萬人治沙大會戰,以保護新修的公路不被流沙掩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聚焦項目實體提供服務 通河縣全力推進產業項目落地投產2021/08/29
- 趙薇作品被多平臺除名2021/08/27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