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正確認識和評價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
2018-08-06 11:17:42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新時代順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也是應對和戰勝改革道路上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必然要求。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在當代中國,黨是領導一切的最高政治力量,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和替代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能否有效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永葆黨的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否順利推進的決定性因素。要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增強全黨特別是領導乾部理想信念的堅定性,完善黨內制度體系特別是民主集中制,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強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從而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黨能夠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中流砥柱,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改革取得成功。

  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建黨時的初心,也是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初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就是要繼續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實現平衡充分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改革開放40年,我國有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13億多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大幅度提昇,用幾十年時間完成了其他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但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人均指標在全球排名仍然比較落後,要使全體中國人民都過上美好生活,需要繼續將改革推向深入。新時代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又要准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發生的歷史性轉變,充分關注人民日益廣泛的美好生活需要,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懮,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不斷擴大開放,成就舉世矚目。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取得的實踐和理論成果,能夠幫助我們更好面對和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但不能成為我們驕傲自滿的理由,更不能成為我們繼續前進的包袱。改革開放事業越前進,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解決這些發展面臨的難題,不深化改革不行,改革方向錯了也不行,必須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大勇氣和智慧將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作者: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筆:肖貴清)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