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正確認識和評價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
2018-08-06 11:17:42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明確改革方向,不走改旗易幟邪路

  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其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推動改革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麼改革、怎麼開放,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世界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不實行改革開放死路一條,搞否定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也是死路一條。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在那裡搖旗吶喊、制造輿論、混淆視聽,把改革定義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則就是不改革。對此,我們要洞若觀火,保持政治堅定性,明確政治定位,始終堅持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既以四項基本原則保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又通過改革開放賦予四項基本原則新的時代內涵,排除各種乾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黨在改革開放時期制定的政策、創立的理論、取得的成績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對改革開放前艱辛探索的繼承和發展,只有正確理解和把握改革開放前後不同歷史時期的相互關系,纔能更加清楚地判定改革性質、明確改革方向。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應當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看待兩者關系,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更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兩者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共同構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為實現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而不懈探索的完整歷程。

  改革開放是立足中國實際的內生演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應當從我國國情出發、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有領導有步驟推進改革,不求轟動效應,不做表面文章,始終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和治理模式,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繼續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完善和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但改什麼、怎麼改,必須牢牢立足中國實際和發展需要,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不能把西方的理論、觀點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我們願意借鑒人類一切文明成果,但不會照抄照搬任何國家的發展模式。『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如果不顧國情照抄照搬別人的制度模式,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僅不能解決任何實際問題,而且還會因水土不服造成嚴重後果。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