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關注:喜迎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
民族團結·幸福家園
寧夏各族各界隆重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
(受權發布)汪洋: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寧夏60周年大慶:幸福的花兒唱起來 - 新華社客戶端
(寧夏60年)六盤山下聽雨聲
山大溝深,植被稀少,十年九旱,固原——六盤山下的這方水土,被謂為『苦瘠甲天下』,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稱其『不適宜人類居住』。然而,正是這片背負著太多歷史標簽和發展欠賬的黃土地上的人們,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的60年裡,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各種政策的沐浴下,凝心聚力,苦乾實乾。
『好生態也能當飯吃』——解碼寧夏吳忠市的『綠色發展賬本』
位於黃河之濱的吳忠市集富饒與荒涼於一體:這裡擁有引黃灌區的菁華之地,自古被譽為『塞上江南·魚米之鄉』;同時被騰格裡沙漠和毛烏素沙地夾在中間,大部分土地和人口集中在乾旱帶,自然條件惡劣。
(寧夏60年)沙漠小城弄潮『雲端』
地處騰格裡沙漠南緣的中衛市,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最年輕的地級市。60年前,我國首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從這裡穿越茫茫沙海正式通車,由此創造出的麥草方格治沙模式享譽世界。如今,為衝破資源和環境約束,中衛市搶抓信息技術變革帶來的機遇,對標美國鳳凰城,在沙漠邊建設國際領先的『雲計算信息高速公路』。
年近半百的『綠皮車』和年過半百的守護者
這樣的情景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消失不見,然而在銀川開往汝箕溝這一單程僅有143公裡,海拔卻相差1000多米的區段,7524次『綠皮車』是開進賀蘭山的唯一大眾交通工具。
東北網簡介
|
發展歷程
|
營銷服務
|
聯系方式
|
不良信息舉報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5 WWW.DB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證件號:黑B2-2008097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2312006001
哈公網監備23010002003717號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2301000000007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黑字第083號
參評文明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