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平縣三角鎮石馬村的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李文亮攝)
地處廣東北部的連平縣三角鎮石馬村,並沒有特別優勢的傳統產業。駐村扶貧乾部們調研摸底發現,村裡水資源豐富,土地平整肥沃,經華南農業大學土壤檢測所測定,該村土壤達到國家一類土壤標准,非常適宜種植蔬菜。工作隊據此確定扶貧方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業。
通過流轉土地,村裡建立了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以種植油菜、豆角、西紅柿、茄子等十幾個品種為主,由石馬專業合作社負責實施管理,聘請專業技術人員指導種植。
作為新時期精准扶貧產業項目,石馬專業合作社引進深圳市鑫輝餐飲服務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合作伙伴,采取定制生產模式,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生產模式,將村裡43戶158人貧困戶全部納入其中,從2017年5月至今,已經穩定生產165萬斤優質蔬菜,銷售額達247萬元。
石馬村駐村第一書記周金苔介紹說,之前村民種植水稻等,一畝地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現在有了蔬菜種植基地,又建起了大棚,貧困戶每畝最低收入都有一萬五千元!
扶貧開發確定項目因地制宜,就找對了路。除了桂林村的茶,石馬村的菜,河源市還有很多特色產業,像佗城鎮佳派村的光伏發電產業、紫市鎮的『鴿光互補』農業生態項目、上坪鎮的『十裡桃花、萬畝桃園』鷹嘴蜜桃種植項目等等,因為這些項目真正符合當地實際,成了脫貧攻堅中的『造血』項目。統計顯示,2016—2017年,河源市貧困人口持續減少,8.5萬人達到脫貧標准,佔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72%。2017年,全市建檔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450元,比幫扶前增加3890元。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