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搜 索
高考的底色是奮斗的青春
2018-06-10 09:44:25 來源:中青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又是一年高考刷屏時。

  每到6月,關於高考的『新舊聞』便會紛至沓來:某地考前家長集體燒香祈祝子女蟾宮折桂金榜題名,某某高考名校為考生舉行盛大儀式,以壯聲勢,從而引發輿論對昇學率與應試教育的討論;考試當天家長穿紅色衣物寓意考生取得『開門紅』,時不時在微信朋友圈還會插播幾個『撿到一張某某的准考證,有誰認識請盡快通知本人』的低端謠言……多少有點『年年歲歲考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覺。然而,就是這些『新舊聞』,年年都會成為這一時期的熱點和人們樂此不疲的話題。為何?無他,在輿論的眼中,高考真的太重要了,重要到與其相關的一樁樁大事小情都能成為關注的焦點。

  現在的高考,雖然早已不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也已不再是社會階層流通的唯一通道,但由於其顯而易見的公平性與公正性,高考仍然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乃至社會資源的最佳選擇。換句話說,高考這根『指揮棒』仍舊矗立在那條最寬的路口,只不過可供選擇的路多了些。從這個層面上看,那些看似焦躁的『一考定終身』的言論,仍有其根源。

  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高中3年,最重要的收獲不僅在於課堂上各種知識點的掌握,更多的是在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為了實現目標持之以恆的奮斗精神。而後兩點,不僅僅在短短的3年高中生涯,而且在以後的人生中都是所不可或缺的寶貴品質。

  這幾天,一則有關探討『考清華與中500萬大獎哪個更容易』的視頻登上了微博熱搜。視頻在比較了兩者的概率後得出了結論,單就概率而言,考清華至少比中500萬大獎容易數千倍。就更多的維度來考慮,如果個人通過努力學習還會進一步提高『期望值』從而增加考入重點大學的概率。

  這則短視頻,與其說它是在講概率,不如說它在講『奮斗』與『坐享其成』,誰能更快到達成功。

  眾所周知,學習就是要逼著自己開闢新的痛苦領域,而這一領域,又很難即時產生收獲,這看似是在給痛苦『加碼』。故有些人,寧可忽視艱辛背後潛藏的巨大價值,待在溫水裡當青蛙,獲得當下的舒適。而有些人,則通過一段努力學習的過程,自我加碼,自我抬高目標,從而培育了不妥協於現狀的態度。

  顯然,夢想絕不會在敲鑼打鼓、張燈結彩中輕松鑄就。逐夢的路上必然充滿荊棘。投機如同賭博,下注時的一絲希望,換來的多半是失望甚至絕望。

  如果一個人願意為『延時』成功、為遠大夢想付出汗水,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懷疑他未來的成就?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高考參與者認識到了這一點:近日,有媒體對2萬餘名『00後』高考考生、考生家長和其他網友發起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半數受訪的『00後』考生認為參加高考是為了增長經歷,而非改變命運的大考。而受訪家長選擇『增長經歷』的比例更高,佔到70.7%。

  高考確實是人生中的重要節點,但它絕不是終點。甚至可以說,高考過後又站到新的起點上,只是起點位置不同而已。越靠近核心、越靠前的位置固然很好,可『後發優勢』和『彎道超車』似乎又是這幾年的流行詞。龜兔賽跑的故事人人都聽過,那麼龜兔賽跑誰贏了?烏龜贏了?兔子贏了?也許都不是,是努力的態度贏了,拼搏的精神贏了,奮斗的人生贏了!

  無奮斗不青春。今年是作為『強國一代』的『00後』首次登上高考舞臺。新時代的新青年在這個火熱的6月,將自己的努力濃縮成一張張答卷,用奮斗為最好的時代和最美的青春做出注解。無論結果如何,用奮斗書寫青春,以奮斗成就夢想早已成了一代人的共識和今後人生的方向。願所有參加高考的學子,在今後的人生中也能不斷在奮斗中前行,唯其如此,纔能不負青春,不負夢想。

  高分的成績很寶貴,奮斗的青春更幸福。

責任編輯:焦志明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