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00後的高考:成長路上的一個分岔口
2018-06-07 08:57: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高考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分岔口,人的一生都在學習,並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將拉開大幕。今年,00後將首次集體走上考場,因此備受關注。諸如『千軍萬馬獨木橋』『一考定終身』等影響深遠的傳統高考觀念,在00後眼中已不是主流。對於這嶄新的一代而言,高考雖然重要,但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近日,有網絡媒體對2萬餘名00後高考考生、考生家長和其他網友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半數左右受訪的00後考生認為高考是為了增長經歷,而非改變命運的大考。而受訪家長選擇『增長經歷』的比例更高,佔到了70.7%。

  成長在物質豐富的時代,更加自信、更加張揚,是00後的顯著特點。而高考觀念的代際變革,有著更深厚的社會背景。1977年恢復高考,是改革開放的先聲,當時的高考確實深刻改變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高考依然承載著這一使命。尤其是對於廣大農村學子來說,在城鄉二元結構的背景下,高考幾乎是他們脫離農民身份,進入城市,吃上『國家糧』的唯一通道。

  40多年過去了,今天,整個社會的開放、多元、自由程度與當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年輕人擁有的成長途徑、上昇通道也遠比過去豐富。同時,高考制度也在發生改變,高考招錄方式越來越多元、高校自主招生權限擴大,職業教育發展迅速、高等教育國際化提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考已經不再是『獨木橋』,00後自然不必再承擔那麼大的壓力。

  面對00後的嶄新高考觀,成年人的觀念也應該積極順應時代。一方面,作為長輩的考生家長,要注意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給考生施加過多壓力;另一方面,要不斷深化高考改革,用制度的力量呵護好00後的高考觀,讓他們多元化的成長之路更加通暢。

  如果人們仍然用考上了什麼樣的學校來評價學生的成功與否;如果在求職就業、昇學深造過程中,依然存在嚴重的學歷歧視;如果在公共政策方面,比如各大城市人纔引進、積分落戶政策仍然設置較高的學歷門檻,無法讓人們公平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務,那麼00後的豁達恐怕只能是空中樓閣,無法真正延續下去。

  要呵護00後的嶄新高考觀,首先要繼續深化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給考生提供更多選項,並讓考生從容地選擇自己的道路。目前全國已經有20多個省份合並了二、三本錄取批次,一些省份已經開始一、二本錄取批次的合並改革,這有利於公眾淡化高校的等級意識。而招生考試制度的最終目標,則是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模式,用不同的尺子來評價不同的人纔。

  其次,在社會層面上,國家也應致力於保障不同行業勞動者職業地位的平等,保障技能型人纔收入可持續增長,讓不同行業的勞動者都可以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從而引導年輕人從容選擇高考之外更適合的人生道路。

  此外,還應該努力建設學習型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學歷教育之外,充分利用各類學習資源,為滿足民眾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提供保障和服務。在公共政策方面,則需要繼續放開城市落戶等權益的學歷門檻,讓公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權利得到更好保障。

  歸根結底,高考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分岔口,人的一生都在學習,並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伴隨著社會風氣的整體變化,00後的這種高考觀將得以鞏固。如此,基礎教育的目光就能從高考移向人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更好地為學生的未來生活作准備。中國教育改革進程中所遭遇的各類難題,如應試教育頑疾、減負難等也將因此得到緩解。

  李一陵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