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Ⅰ卷
2000年,農歷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2013年『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貧』開始推動。2017年,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致2035年的你們
姓名:劉華
1997年河南考生
作者按:作為一名已近不惑之年的大叔,筆者很難以18歲考生的心境撰文,只能從一名中年人的角度,給未來的年輕人說幾句多餘的話。其中絮叨之處,請年輕讀者多加體諒。
2035年的考生,你們好:
撰寫此信時,你們或是剛出生不久,或是將呱呱墜地。我所處的世界,對於你們仍是陌生之地。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應該大多在18歲左右。每一個人在18歲時,都會有很多對於未來的夢想。這些夢想有些可以實現,有些不會實現,甚至也許大多數都未能實現。待人到中年,回首少年時的憧憬,也許會感懷年少幼稚。但是,夢想和憧憬,原本就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原本就是人生中難得的美好。
我想說的,其實也就在於此。18歲之後,你們會走向社會,當你們在今後生活中遇到困難,感到生活壓力,甚或感嘆命運不公時,請保持對未來的夢想與憧憬。因為,只要自己不放棄,生活總會慢慢變好。
當年,我們18歲。對未來的夢想,是考一所好大學,找一個穩定的工作,有一份小康生活,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你們可能會覺得難以想象:那時候,一臺筆記本電腦、一輛汽車、一次出國旅行,對於普通中國人而言,都是奢侈品。而今,這些東西都已成為尋常物。誠然,作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我們有著各種工作與生活的煩惱,甚至有時感到每一天都過得不易。但如果回首少年時,我們確實擁有那時難以企望的生活。當年的夢想也許沒有完全實現,但很多人卻擁有了過去夢想也不敢擁有的東西。這一切變化,僅僅用了二十年,當有知足之心。
今天,18歲的年輕人進入考場。他們也有夢想: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大的工作舞臺,買一處自己的房子,有一份富足生活……追求這些夢想,肯定不會一帆風順。雖然應祝每一位考生未來順利,但我們都知道,困難與挫折纔是人生常態,即使是外人看來的『成功者』,內心也往往面臨諸多煎熬與糾結。但我相信,當他們再過20年回首青春時,也會發現:雖然自己不一定實現了18歲的全部夢想,雖然現實中有很多煩惱,但作為一代人而言,大家的日子確實慢慢向好,自己也好像逐漸找到了相對滿意的人生常態。
未來的高考日,18歲的你們走入考場。過去18年裡,你們對這個世界已經有了粗淺的認知。你們這代人,對未來也會有很多夢想,也許是超出今天認知范圍的夢想。
不過,從過去經驗看,即使在你們的時代,實現夢想的過程肯定同樣不易,也需要爬坡過坎,有時甚至踉蹌前行。但如同我們這幾代人一樣,你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說不定也會擁有18歲時未敢想象的東西。在這一過程中,請不要簡單以『實現夢想』與否作為『人生幸福』的評判標准,不要把它作為『人生成功』的評判標准,更不要因受挫而對人生產生太多焦慮和懷疑,以至於放棄有夢想的生活。
有夢想的生活之所以更好,不是因為夢想必然會實現,而是因為夢想可以伴隨你,指引你,讓生活更加充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終的美好生活,往往是在年輕時的夢想之外。正因為如此,請把夢想看做人生經歷與財富的一部分,帶著夢想走下去,找尋屬於自己的世界與生活。

△遼寧丹東:高中班三年同一日期拍三張合照彰顯青春活力
有人調侃,每年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討論高考作文,而不是文言文、函數、大氣洋流或力學?因為那是如今我們唯一還能看懂的東西。
縱使高考已經離很多人遠去,但每到這時,高考作文都能喚起大家的熱情和青春的回憶。想想那時的我們,可謂是人生的『滿分』狀態。為了高考,為了理想,我們都曾奮不顧身地拼盡全力。
18歲的時光再也不會回去,當年的高考題好多也答不出,但希望我們還能擁有那時的『滿分』狀態,滿懷信心地生活下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致敬曾經或者現在正在奮力拼搏的你!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雙城區完成民生微項目25個 提昇『我為群眾辦實事』工作成效2021/09/01
- 李陽回應前妻家暴指控:教育女兒時發生言語爭執2021/09/01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