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覺得今年高考作文題難?看央視評論員如何下筆
2018-06-08 09:53:57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全國III卷

  材料作文:圍繞以下三個標語寫作,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

  中國的三行『情書』

  姓名:之山

  2008年浙江考生

  時代是出卷人。這三行標語,是中國寫給自己的三行『情書』。

  第一行落筆匆匆,『迫切地想見你』。1978年,一位老人坐上日本新乾線,被問及乘坐感受,他不急不緩地說:就感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他是鄧小平。

  他其實心急如焚,這也是一個民族的心聲。面對『失去的十年』,國家百廢待興,不改革死路一條。敢不敢殺出一條血路?如何不做『小腳女人』?無論是用最短時間恢復高考,還是四面開花建立特區,或是想方設法引外資搞外貿,整個民族嘈嘈切切錯雜彈、拼了命星夜趕路。甚至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決定將單休日改成雙休日,有群眾很不解:一周工作六天尚嫌不夠,一旦休息兩天,我們如何建設四化?對於一個趕超型經濟體而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一心一意謀發展,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行深思熟慮,『想與你認真談一談』。效率果真是生命嗎?也許生命本身纔是。『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說這話的人是孟子,逐漸發展起來的中國人思接千年,回到發展哲學的原點。

  改革破冰要迅猛,但大河行船要穩健。一味追求效率,只會喪失效率。盡管有發達國家的前車之鑒,但中國多數地方並沒走出『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透支後代人資本,換作今天的收獲。效率『信心滿滿』,公平『水土流失』,結果還是重頭再來。其實,可變現的不僅是資源,還有理念。一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將新桃換舊符,讓山水林田湖草的價值重新煥發,正是要讓青山與我們、讓今天與未來相看不厭。

  第三行高瞻遠矚,『時間會證明一切』。雄安的千秋秀林剛剛植下,年輪新增,這是第一座以千年尺度設計的城市。

  在離雄安不遠的中原地區,散落著不少三千年前的中國古城遺跡。凝視三千年前的文明痕跡,每個普通中國人都會陷入文明的沈思:千年以後,世人將如何看待今天的發展?毫無疑問,今天的我們仍需勤勞革命,但能否為世界提供發展方案?如何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一種更長程的發展思維躍然紙上。功成可以不必在我,在前後相續共繪藍圖的行程中,能『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便是一種真正的美好生活,容得下吟嘯且徐行的從容。

  中國的三行情書,每一行都是一種遞進的心境。從激情澎湃到深思熟慮再到高瞻遠矚,它們勉勵幾代人,發展了一個國。它們在層層相因中螺旋式上昇,而中國,在字裡行間成長。

  △7日,安徽省亳州市二中考點,考生走進考場。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