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6
廣東省佛山市『一門式一網式』經驗做法
廣東省佛山市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橕,打破部門層級界限、政務藩籬和信息孤島,變多門為一門,變多窗為一窗,實現進一個門可辦各種事、上一張網可享受全程服務的『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新模式。
一是持續簡政放權,推行就近服務。出臺《佛山市權責清單監督管理辦法》,實行市、區、鎮(街道)三級權責清單目錄管理,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張清單管理,管住審批服務改革的源頭。按照應放盡放、能放都放的原則,85%的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98%的業務均下沈到基層辦理。建設全覆蓋的政務服務體系,市、區、鎮(街道)、村(居)四級建成787個行政服務中心(站),全市布設1567臺自助服務終端,把服務的門開在群眾的家門口。
二是推行行政審批標准化,實現無差別審批服務。市級統籌對市區兩級56個系統1828項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編制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細化365個標准要件,同時全面應用於綜合窗口、審批部門、網上辦事大廳。在統一審批服務標准基礎上,對綜合窗口人員實行標准化培訓,使之從『單項運動員』向『全能運動員』轉變。同時,制定前後臺流轉標准、數據對接標准、物料流轉流程規范、誠信總則等,推動『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運行,減少政務服務的主觀性、隨意性和差異性,基本實現『認流程不認面孔、認標准不認關系』的無差別服務。
三是實行一口受理、受審分離,強化部門業務協同。將過去按部門劃分的專項窗口整合成民生、公安、注冊登記、許可經營、投資建設、稅務等六類綜合窗口,推行一個綜合窗口受理,群眾辦同一類事項不需再逐個窗口跑。綜合窗口受理後,通過信息系統流轉給部門審批,部門審核通過再統一反饋到綜合窗口,由綜合窗口發證,實現『一窗』綜合政府服務。
四是加強業務協同配合,提昇即辦服務。出臺《申請材料標准應用規范》、《電子表單應用規范》,規范10460類材料,形成732個自然人表單和482個法人表單,建成電子材料庫和電子表單系統。通過建立前後臺對接機制、電子材料流轉機制等,提高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前臺與後臺之間的協調配合。加大授權力度,簡單事項由部門直接授權窗口辦理,復雜事項推行電子簽章和電子材料流轉辦理,綜合窗口將材料電子化並通過系統流轉給部門,部門根據電子材料作出『信任審批』,改變紙質材料流轉費時費力的狀況。
五是探索打破區域限制,不斷拓展『同城通辦』。按照標准統一、體驗一致、跨界協同、運轉高效的標准,進一步試點跨鎮、跨區、跨市通辦,減少企業和群眾上下跑、兩地跑的次數。實現區、鎮(街道)行政服務大廳扁平化、同質化,區內任一大廳均可辦理全區所有事項。同時首創廣佛跨城通辦,122個事項可與相鄰的廣州市荔灣區互辦,滿足『廣佛候鳥』的辦事需求。
六是加快數據共享,推行一網通辦。探索整合電子政務職能,設立數據統籌機構。按照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則,竭力貫通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通道,變群眾來回跑為部門協同辦。將群眾辦事材料沈淀到信息系統,打造法人和自然人基礎數據庫,提高辦事材料的復用率;將不同的業務申請表格整合到一張表,推行『一表通』,開發自助填表系統。群眾辦事較多的69個事項實現自助填表;將『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延伸到網上辦事大廳、自助服務終端、12345熱線,由綜合窗口統一受理網廳和實體大廳的辦件申請,形成網上辦事為主、實體辦事為輔、自助辦事為補的政府服務新格局。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