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做法
上海市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持續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制定出臺行動方案及十大專項行動計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一是以『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為核心,著力打造寬松平等的市場准入環境。堅持『把該放的權放得更徹底、更到位』,不斷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試點,率先對116項審批事項進行分類改革,按照改革後的管理方式發放審批證件9萬餘件,將75項改革舉措復制推廣至全市,企業辦事更加便捷高效,市場活力得到充分釋放。持續加大行政審批等清理力度,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乾預,2013年以來取消調整行政審批等1941項、評估評審341項。穩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率先開展企業名稱登記改革試點,在全市實施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首創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一企一證』改革。
二是以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為引領,著力打造開放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對標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在自貿試驗區積極探索以『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建立符合高標准貿易便利化規則的貿易監管制度,建成覆蓋9大功能板塊、貫通23個口岸和貿易監管部門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持續推進投資體制改革,進一步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將不涉及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備案事項全部下放,提高投資准入環節的便利程度。采取強化基礎、提前介入、告知承諾、同步審批、會議協調、限時辦結等舉措,進一步優化產業項目審批流程,加快產業項目落地速度。
三是以『互聯網+監管』新模式為突破,著力打造規范審慎的政府監管環境。按照『該管的要管得更科學、更高效』的要求,利用物聯網、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推進實施智能化監管,促進監管方式由傳統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轉變。建立完善『兩庫一細則』,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及時向社會公布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對67個行業、領域、市場探索實施誠信管理、分類監管、風險監管、聯合懲戒、社會監督『五位一體』事中事後監管。發布包含225個新興行業的新興行業分類指導目錄,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積極探索包容審慎監管,讓監管更加行之有效,使市場活而不亂。
四是以『三個一批』改革為抓手,著力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緊緊圍繞『服務要更精准、更貼心』,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開展當場辦結、提前服務、當年落地『三個一批』改革,已在全市范圍內對329項事項實施當場辦結2000餘萬件,對19項事項實施提前服務9萬餘件,推動1425個項目實現當年落地。從政府管理入手全面推開政府效能建設,開展政府效能評估,對第一批90項事項實施行政協助。對保留的行政審批全面實施標准化管理,推進窗口服務規范化建設,不斷提昇網上辦事服務水平,對205項事項實施網上預審當場受理或當場發證,每年通過網上預審當場受理60萬餘件、當場發證20萬餘件。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