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馬克思的故事】鍛造『批判的武器』(《卡爾?馬克思》漫畫連載 第二集)
2018-05-15 16:58:4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第二集鍛造『批判的武器』

  馬克思有段非常著名的話,理論界大家幾乎都會背:『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這話聽起來有點拗口,什麼意思呢?『批判的武器』就是理論辯論,通俗點叫筆杆子;『武器的批判』就是實踐斗爭,通俗點叫槍杆子。筆杆子不能代替槍杆子,光動動筆杆子,是消滅不了敵人的。但是筆杆子只要能掌握群眾,也能變成威力巨大的槍杆子。馬克思一生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為無產階級打造一個強勁有力的筆杆子,也就是打造『批判的武器』——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來喚醒沈睡中的無產階級,喚醒他們的階級意識和歷史使命,使之成為改造資本主義社會的強大現實力量。

  鍛造哲學武器的『兩把大錘』

  鍛造『批判的武器』就像打鐵的過程,需要用大錘不斷擊打燒紅的鐵。馬克思在鍛造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也有兩把大錘,一把叫『實事求是』,一把叫『無情批判』。所謂『實事求是』,就是馬克思主義不是從前人的著作中抽象演繹出來的,而是從社會現實和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是灰色的,實踐之樹常青;所謂『無情批判』,就是在鍛造思想武器的過程中,批判前人,批判同時代的理論流派,同時也不斷批判自己之前的思想成果,以『今日之我』批判『昨日之我』。只有用好了這兩把大錘,纔能鍛造出鋒利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撰寫《關於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一文,強烈抨擊萊茵省議會立法懲罰窮苦農民的做法。蘇凝/畫

  馬克思博士畢業,第一份工作是《萊茵報》的編輯。剛進入社會的馬克思,是個徹底的唯心論者,滿腦子是黑格爾思想中的『絕對精神』、『自我意識』這些概念。但是,《萊茵報》的經歷,卻給馬克思上了生動的一課。按照馬克思自己的說法,就是遇到了『要對物質利益發表意見的難事』。當時的萊茵省議會正在討論一項叫《林木盜竊法》的法案,這項新法案的目的是要懲罰那些到森林裡撿枯枝的窮苦農民。因為在林木所有者看來,未經允許私自撿拾森林裡的枯枝,就是盜竊。但是,農民祖祖輩輩都是靠撿拾枯枝來生火做飯,維持生計,想不到現在枯枝成了林木所有者的私有財產。一邊是農民的生計問題,一邊是林木所有者的個人利益,兩者發生衝突的時候,法律應該站在哪一邊呢?

  按照黑格爾的說法,國家和法律是『理性』的化身,普魯士政府就是這樣一個『理想國家』,它會永遠堅持公平正義,永遠代表著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但是現實卻大大出乎馬克思的意料,在物質利益面前,『理性』被打得落花流水,《林木盜竊法》堅定地站在了林木所有者一邊。馬克思很憤怒,寫文章抨擊萊茵省議會的做法。他說,農民撿拾地上的枯枝,是大自然賦予農民的正當權利。現在社會上一小部分人要把公共財產據為己有,而且還要立法來懲罰農民,這不僅傷害了農民的利益,也傷害了法律公平公正的精神。經過這場論戰,馬克思清醒地意識到,普魯士政府並不是黑格爾說的『理想國家』,『絕對精神』也很不可靠,它只代表私有者的利益,所謂的法律只不過是私有者維護自己利益的工具。同一時期,馬克思還和萊茵省政府發生了關於摩塞爾記者的論戰。在現實生活的撞擊下,馬克思頭腦中的黑格爾哲學體系出現了裂痕。

  後來,馬克思總結《萊茵報》時期的現實教訓,對黑格爾法哲學又進行了深入的批判,寫出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這本書。在這本書的導言裡,馬克思說,國家、法律以及宗教其實並不神秘,它們非但不是什麼『絕對精神』的化身,反而處處受到『物質生產關系的總和』的制約。由於這種『物質生產關系的總和』又叫市民社會,因此,推動歷史發展,決定國家權力運轉的,是來自地上有著黃土氣息的『市民社會』,而不是來自天上高冷傲嬌的『絕對精神』。馬克思得出一個結論,不是國家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國家權力如何運轉,是由市民社會內部的矛盾和斗爭決定的。國家如此,法律和宗教也是如此。因此,在馬克思看來,之前青年黑格爾派對宗教的批判,其實是只打狐狸,卻放過了狐狸背後的老虎。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這篇文章中說,既然不存在什麼天國的真理,那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確立現實世界的真理。所以他呼吁,『對天國的批判要變成對塵世的批判,對宗教的批判變成對法的批判,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

  馬克思所指『批判的武器』就是理論辯論,通俗點叫筆杆子;『武器的批判』就是實踐斗爭,通俗點叫槍杆子。蘇凝/畫

  既然要批判,那就有個工具問題。拿什麼去批判現實世界,批判市民社會?這就是我們剛開始引用的那句話: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

  那馬克思心目中要掌握的群眾是哪一部分人呢?是歐洲各國貌似慈悲的王公貴族嗎?是十九世紀腦滿肥腸的大工廠主嗎?都不是。理論要掌握的群眾,是馬克思所說的那個『被戴上徹底的鎖鏈的階級』,即無產階級。他們因為被壓迫,所以要反抗;因為被徹底壓迫,所以已經退無可退,只有革命一條道路。列寧高度地評價了馬克思這篇導言,說馬克思對現存的一切進行了無情的批判,特別主張武器的批判,訴諸群眾,訴諸無產階級,這表明馬克思已經是一個真正的革命家了。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新聞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