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阿裡5月14日電(張宸雪珍)38歲的羅啟明本來只是想在阿裡地區噶爾縣紮西崗鄉典角村做小工,掙點錢後回青海老家,沒想到與當地姑娘尼吉拉姆一見鍾情,兩人閃婚後留在西藏,過上了幸福的甜蜜生活。

尼吉拉姆一家四口在自家門口。新華網記者張宸攝
至今,羅啟明提到他們的相遇,還有些不好意思。『2010年,我跟著親戚來村裡建板房。當時她開了全村唯一的茶館,賣些零食,我就老往那兒跑,認識十五天就訂婚了,兩三個月後就舉行了婚禮。』
尼吉拉姆高中畢業,在村裡裡算是有文化、頭腦靈活的,但因為腿部有些不方便,重體力活做不來,就在自家院裡開了個商店兼茶館。經濟條件時好時壞,一直沒有大的起色。

尼吉拉姆在自家的商店裡。新華網雪珍攝
『說是商店,其實當時只有這麼大的一個櫃子放點零食。』羅啟明指著一個高約兩米、寬約六七十厘米的三層小櫃子說,『剛結婚時,家裡全部的商品放在一起,也就這麼一個櫃子。』
剛開始,羅啟明打算,先待著看能不能掙點錢,實在不行就帶尼吉拉姆回老家生活。後來在縣鄉兩級政府政策扶持下,家裡的生意越來越好,他就再也沒想過走的事。
2012年,在縣婦聯的幫助下,尼吉拉姆貸了4萬元小額貼息貸款,將盛放零食的櫃子擴大了好幾倍,進購了更多的商品,於是生意也好了起來,第二年就把貸款還清了。
後來,尼吉拉姆又拿到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這次,她把小商店改成了小超市,商品種類更豐富了。更讓她高興的是,隨著物流的不斷完善,網上購物發到阿裡的時間越來越短,有較長保質期的食品及衣物、帽子之類的商品,她都能從網上訂購。

尼吉拉姆展示通過網購買的商品。新華網記者張宸攝
『在網上下單,一般一周左右能到地區,我老公開車集中去拉一次,價格比過去采購的便宜,選擇的餘地也更大。』尼吉拉姆說,『像方便面、手撕面包、可樂等飲料,我這兒基本都有。』
2017年,為給當地群眾提供便利,噶爾縣農業銀行在村裡建設『三農金融服務點』,考慮到尼吉拉姆文化水平相對較高,家裡又存在實際困難,最終將服務點安置在了她家。群眾不出村就可以給外面的親人匯款,尼吉拉姆自己每年也增加了數千元的收入。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壽縣:『文藝+宣講』讓黨史學習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