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西藏阿裡:古稀老人的幸福生活
2018-05-14 23:48: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網阿裡5月13日電(張宸雪珍)一座獨立的藏式二層小樓,寬敞明亮的大廳裡整整齊齊地擺放著點心、酥油茶,各式家電一應俱全……典角村72歲的嘎瑪次仁拿出西藏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時中央代表團贈送的茶碗,倒滿酥油茶端給遠方來的客人,說起了如今幸福的生活。

  典角村二組整齊的藏式二樓小別墅。新華網雪珍攝

  典角村位於西藏阿裡地區西南部的噶爾縣紮西崗鄉,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這裡生活了34年的嘎瑪次仁,親身經歷了村子從落後到繁榮的變化。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裡只有兩三戶人家居住,可以說是與世隔絕。』嘎瑪次仁老人回憶道:『那時候不通路,連帳篷都沒有,只能用石頭圍半堵牆住裡面,勉強擋擋風,穿的衣服也都是自己手工做的。』

  2012年前後,典角村通了水電,鋪了油路,並建成了小康村。在政府的扶持和統一規劃下,每家都有了新房子,每戶也都有相應的政策性保障收入,整齊的藏式二層小別墅和屋頂插著的五星紅旗讓人無法想象當年的荒蕪。

  嘎瑪次仁(左一)與老伴兒紮西旺姆(左二)、妹妹(右一)在自家客廳裡。新華網雪珍攝

  嘎瑪次仁和老伴紮西旺姆年事已高,不再從事體力勞動,但在國家政策的關愛下,他們的晚年生活一點沒受影響。

  『各項補助加起來一年收入2萬多元,年輕時打工放牧都沒這麼多。』69歲的紮西旺姆高興地說:『小病在鄉衛生院看,大病到地區看,百分之百報銷,以前哪兒敢想呢!』

  當年,由於到上學的地方路途太遠,加上沒有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嘎瑪次仁的前幾個孩子沒能接受教育,讓他一直自責不已。

  『當時家裡有牲畜,到城裡上學又費事,就想著還不如把家裡的牲畜照顧好。』嘎瑪次仁邊說邊指著為記者倒水的五女兒說,『她做事特別利索,但就是不識字,出去打工都不一定行。』

  如今的典角村,適齡孩子沒有一個輟學。鄉村兩級乾部對誰家裡有適齡兒童如數家珍,常登門鼓勵上學。由於三包政策執行到位,孩子上學不需要任何費用,受教育的孩子在外面有了出息,進一步調動了大家送孩子上學的積極性。

  『村裡出了三個大學生,我一個女兒就是其中之一,大學畢業很快找到了工作。』嘎瑪次仁高興地說,『現在她的工作地點又換到了縣裡,離家更近,更方便照顧我們老兩口。』

  說到這裡,老人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酥油茶,得意地說:『以後,有得享福?!』(完)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