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中國夢·踐行者】從技術員到首席科學家 他為振興民族新材料產業堅守科研一線二十餘年
2018-05-01 10:02:07 來源:金羊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弘揚勞模精神助力走在前列

  金羊網記者 周聰

  夜色已晚,正值凌晨時分,研發中試樓卻依舊燈火通明,黃險波正帶著他的科研團隊發奮努力著……時間在鍾表的滴答聲中悄然走過,但沈浸在實驗中的研究團隊卻仿佛忘記了時間流逝。實驗結束,黃險波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這纔發現,自己又在實驗室中度過一夜。

  作為企業技術帶頭人,黃險波帶領技術團隊攻克了一道道技術難關,填補了國內多項技術空白,為改性材料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關研究推動中國航空航天、大飛機等領域的技術發展。

  新時代勞模

  二十年紮根科研一線

  黃險波1997年博士畢業後,來到金發科技從事研發工作。從技術員到現在的首席科學家,黃險波在科研之路二十一年如一日,紮根在實驗室和一線奮斗。哪怕如今已經是全國改性塑料技術的領軍人物,手下有兩三百名技術研發人員,他仍舊喜歡親力親為,經常堅持到一線去從事具體的工作。

  『脫離了一線,就沒有了根,隊伍就沒法帶了。』最容易找到他的地方,要麼在一線,要麼在實驗室。身為團隊的主心骨,黃險波盡可能做到每個項目都親力親為,堅持到一線去從事具體的工作。對此,黃險波表示:只有在現場的實踐中不斷學習、反復試驗,纔能有研究的方向和源泉,也只有這樣纔能不斷讓所有研究的創新材料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發揮更大的效用,而不是紙上談兵。

  中國汽車廠家所用塑料材料長期依賴進口,不利於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必須解決汽車塑料材料的關鍵技術,使我國汽車塑料材料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纔能改變依賴進口的局面。

  黃險波毅然接受挑戰。他夜以繼日地工作,在炎熱的夏季依然堅守生產實驗現場,頂住高溫,反復實驗,始終不渝。

  有一段時間,由於過度勞累,頸椎與腰椎長期勞損,椎間盤突出,導致他身體疼痛難忍,但是他還是頂住身體的不適,出色地完成了『汽車專用耐劃傷解決方案』、『環保型車用聚丙烯材料的開發』等重大科研項目。

  建設團隊

  為團隊培訓親自編寫培訓資料

  個人夢想的實現離不開團隊的建設。為了攻克技術難題,黃險波組建了一只創新能力強的團隊。在二十年的工作期間,黃險波主持組建了中國改性塑料行業第一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可實驗室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

  為提高團隊合力,他幫助團隊成員提高科研能力與知識水平,親自編寫培訓資料,利用晚上時間為團隊成員培訓。同時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與關愛,感受到共同拼搏的幸福。

  照黃險波的話說,他希望更多的工作參與和表現能夠帶動和激勵下面很多優秀的年輕的技術人員快速成長起來,希望他們能不斷堅持創新研究,出更多的創新成果,讓創新成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在黃險波的帶領下,團隊在科研開發方面碩果累累。他們研發出了阻燃樹脂、增強增韌樹脂等8大系列100種7000個牌號的自主創新產品,並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他開發的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汽車、家電、IT、電子電氣、建築、照明、電動工具等行業,同時帶動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初心不改

  讓人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近年來,黃險波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主導的創新體系工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集體)1項。共獲中國專利優秀獎4項,省部級科技獎4項,申請專利116項。作為技術帶頭人,黃險波一直堅持以創新為己任,帶領技術團隊在自主創新之路上一路前行,個人的表現得到廣泛認可。近年來,黃險波先後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何梁何利獎』、『傑出工程師獎』、『南粵百傑人纔』、『丁穎科技獎』等榮譽稱號。

  黃險波主持研發的完全生物降解聚酯材料通過解決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點,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解決塑料廢棄物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提供了根本解決途徑。先後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基於先進聚合物材料科技創新的自主創新體系建設』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每次談及初心,黃險波都會笑著回答說:他的心願很大,同時也很小。很大是因為自己想要振興民族新材料產業,讓中國在科技戰略裝備上,徹底擺脫國外勢力的牽制,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心願很小是因為他想通過不斷提高新材料的性價比,讓更便宜更先進的材料飛入尋常百姓家,讓人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責任編輯:邱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